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疒计〉,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那日拐子不在家,我也曾问他。他是被拐子打怕了的,万不敢说,只说拐子系他亲爹,因无钱偿债,故卖他。我又哄之再四,他又哭了,只说‘我不记得小时之事!’这可无疑了。那日冯公子相看了,兑了银子,拐子醉了,他自叹道:‘我今日罪孽可满了!’后又听见冯公子令三日之后过门,他又转有忧愁之态。我又不忍其形景,等拐子出去,又命内人去解释他:‘这冯公子必待好日期来接,可知必不以丫鬟相看。况他是个绝风流人品,家里颇过得,素习又最厌恶堂客,今竟破价买你,后事不言可知。只耐得三两日,何必忧闷!’他听如此说,方才略解忧闷,自为从此得所。谁料天下竟有这等不如意事,第二日,他偏又卖与薛家。若卖与第二个人还好,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这冯公子空喜一场,一念未遂,反花了钱,送了命,岂不可叹!”
诗句释义:
- 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疒计〉,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那日拐子不在家,我也曾问他。他是被拐子打怕了的,万不敢说,只说拐子系他亲爹,因无钱偿债,故卖他。我又哄之再四,他又哭了,只说‘我不记得小时之事!’这可无疑了。那日冯公子相看了,兑了银子,拐子醉了,他自叹道:‘我今日罪孽可满了!’后又听见冯公子令三日之后过门,他又转有忧愁之态。我又不忍其形景,等拐子出去,又命内人去解释他:‘这冯公子必待好日期来接,可知必不以丫鬟相看。况他是个绝风流人品,家里颇过得,素习又最厌恶堂客,今竟破价买你,后事不言可知。只耐得三两日,何必忧闷!’他听如此说,方才略解忧闷,自为从此得所。谁料天下竟有这等不如意事,第二日,他偏又卖与薛家。若卖与第二个人还好,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这冯公子空喜一场,一念未遂,反花了钱,送了命,岂不可叹!”
译文及注释:
门子说:“那种拐子专门拐走五六岁的小孩,把他们养在偏僻的地方养大到十一二岁,然后通过外貌辨认出来卖到外地去。那时候英莲我们天天和她玩,就算过了七八年了,现在她已经有12、3岁了,虽然外貌看起来已经长得比较漂亮了,但总归是原来的样子,熟悉的人都很容易认出。何况她脸上本来就有一粒像米粒那么大小的胭脂痣,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就认识她。没想到这个拐子竟然租了我房子住下,那天他不在,我问过他。他是被这个拐子打怕了的,不敢说实话,只说是这个拐子是他的亲爹,因为没钱还债,才把她卖掉。我又骗他说了好几遍,他才哭起来说:“我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 那天冯公子来看过她了,付了钱,那个拐子喝醉了,他自己叹息说:“我今天罪孽可满了!”后来又听到冯公子说三天后过来娶她,他又显得特别忧虑。我又不忍心看他这种样子,等到那个拐子出去的时候,我又让家里人去安慰他:‘这个冯公子一定会选个好日子来接你过去,知道他肯定不会把我们这些丫鬟当回事的。况且他是个特别风流的人,家里条件也很好,平时最讨厌女客,现在竟然愿意出高价买下你,以后的事情可想而知了。只是他忍耐了三四天就走了,为什么还要那么担心?’他听了这样的话,才稍微安心了些,自己以为从此可以有个安稳的生活了。谁知道天下竟有这么不如意的事发生了。第二天,他又把她卖给了薛家。如果是给别人卖的话,情况或许还可以接受;但是这个人是薛蟠,大家都叫他‘呆霸王’,是天下第一号的脾气怪的人,而且花钱大手大脚,最后弄得英莲被强行带走,现在还不知死活。这个冯公子白白高兴了一场,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浪费了钱财,送了人命,这不是很可悲吗?”
赏析:
这段文字是《红楼梦》中的一部分描述,主要讲述了门子对英莲的遭遇及其后续的不幸命运。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公和人们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