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蓉笑道:“我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说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过来。”凤姐道:“说迟了一日,昨儿已经给了人了。”贾蓉听着,嘻嘻的笑着,在炕沿上半跪道:“婶子若不借,又说我不会说话了,又挨一顿好打呢。婶子只当可怜侄儿罢。”凤姐笑道:“也没见你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你们那里放着那些好东西,只是看不见,偏我的就是好的。”贾蓉笑道:“那里有这个好呢!只求开恩罢。”凤姐道:“若碰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因命平儿拿了楼房的钥匙,传几个妥当人抬去。贾蓉喜的眉开眼笑,说:“我亲自带了人拿去,别由他们乱碰。”说着便起身出去了。
这里凤姐忽又想起一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哥回来。”外面几个人接声说:“蓉大爷快回来。”贾蓉忙复身转来,垂手侍立,听何指示。那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的神,又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应了一声,方慢慢的退去。
诗句:
贾蓉笑道:“我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说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过来。”
译文:贾蓉笑着说:“我父亲让我来向你请求,上次老舅太太送给你那架玻璃炕屏,明天要接待一个重要的客人,借它稍微摆一下就还给你。”
注释:这里提到的“老舅太太”指的是贾母的兄弟,贾珍。他之前送给凤姐的炕屏是作为礼物赠予她,因此这次需要归还并稍加摆设。凤姐道:“说迟了一日,昨儿已经给了人了。”
译文:凤姐回答说:“时间晚了一天,昨天已经给别人了。”
注释:这句话表明凤姐对贾蓉所说的话并没有兴趣,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个话题上。贾蓉听着,嘻嘻的笑着,在炕沿上半跪道:“婶子若不借,又说我不会说话了,又挨一顿好打呢。婶子只当可怜侄儿罢。”
译文:贾蓉听后,笑着半跪在地上请求:“如果您不借,又说我不会说话,又要遭受一顿好打,请您可怜我吧。”
注释:这里的“嘻嘻的笑”和“挨一顿好打”表达了贾蓉的谦卑和恳求。凤姐笑道:“也没见你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你们那里放着那些好东西,只是看不见,偏我的就是好的。”
译文:凤姐笑道:“也没见过你们,王家的东西都那么好的吗?你们那里放着那么多好的东西,只是看不到而已,偏偏我的就是最好的。”
注释:这段话中,凤姐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王家东西的看法,认为王家的好东西多而自己拥有的是最好。贾蓉笑道:“那里有这个好呢!只求开恩罢。”
译文:贾蓉笑着说:“哪里有这么好的东西呢?只求您大发慈悲吧。”
注释:这里的“开了恩”是对凤姐的一种恭维和恳求,希望她能宽容自己的请求。凤姐道:“若碰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因命平儿拿了楼房的钥匙,传几个妥当人抬去。
译文:凤姐说:“如果碰一点(即稍微移动一下),你得小心别弄坏了。”然后命令平儿拿着楼房的钥匙,叫了几个合适的人来搬走。
注释:这里的“皮”在这里是比喻词,指代贾蓉的贵重物品。凤姐的话表明她对贾蓉的物品很重视,甚至不惜动用人手来保护这些珍贵的东西。
赏析:
这段描写展现了贾蓉在与凤姐交流时的场景,反映了贾府上下对待贵重物品的态度和礼仪。凤姐虽然对贾蓉的请求不感兴趣,但仍然以长辈自居,关心侄子的生活状况。此外,通过对话中的语言细节,如“嘻嘻的笑”、“挨一顿好打”等,展示了贾蓉的谦卑以及凤姐的严厉与幽默感。整体上,这段描写不仅呈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