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周瑞家的还欲说话时,忽听王夫人问:“谁在房里呢?”周瑞家的忙出去答应了,趁便回了刘姥姥之事。略待半刻,见王夫人无语,方欲退出,薛姨妈忽又笑道:“你且站住。我有一宗东西,你带了去罢。”说着便叫香菱。只听帘栊响处,方才和金钏顽的那个小丫头进来了,问:“奶奶叫我作什么?”薛姨妈道:“把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答应了,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来。薛姨妈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王夫人道:“留着给宝丫头戴罢,又想着他们作什么。”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诗句
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
- 注释:阿弥陀佛是佛教中的慈悲救度之意。这句话中,周瑞家的人听到宝玉得到赏赐的消息,感叹这种巧合太不寻常了。
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宝玉得到的赏赐被妥善保存和分配的情况。
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
- 注释:周瑞家的人询问是否有特定名称的药物。
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
- 注释:宝钗回答说,这种药物的名字叫做“冷香丸”,是由一个名叫癞头的和尚所推荐的。
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
- 注释:周瑞家的人对宝钗的回答表示赞同,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疾病发作时的感受的问题。
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 注释:宝钗简单地解释了自己服用“冷香丸”后的感觉,即感到轻微的咳嗽和喘息。
周瑞家的还欲说话时,忽听王夫人问:“谁在房里呢?”
- 注释:周瑞家的人正准备继续谈论时,突然被王夫人的声音打断。
周瑞家的忙出去答应了,趁便回了刘姥姥之事。
- 注释:周瑞家的人应声而出,顺便提及了与刘姥姥相关的事情。
略待半刻,见王夫人无语,方欲退出,薛姨妈忽又笑道:“你且站住。我有一宗东西,你带了去罢。”说着便叫香菱。
- 注释:王夫人暂时沉默不语,周瑞家的人准备离开时,薛姨妈提议将她的东西交给周瑞家的人带走。
只听帘栊响处,方才和金钏顽的那个小丫头进来了,问:“奶奶叫我作什么?”
- 注释:当帘子被掀起,之前与金钏玩耍的小丫头进来询问王夫人让她做什么事。
薛姨妈道:“把匣子里的花儿拿来。”
- 注释:薛姨妈告诉小丫头需要取来匣子里的花朵。
香菱答应了,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来。
- 注释:小丫头答应并从那里拿出一个小锦盒。
薛姨妈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
- 注释:薛姨妈解释说,这是来自宫中的新花样的鲜花,共有12支,她打算给姐妹们佩戴。由于忘记了这件事,所以想今天送来。根据安排,每人将得到一对花卉,而剩余的6枝则分别送给林黛玉和凤姐。
译文
- 周瑞家的:阿弥陀佛,真是天意弄人!要是十年后才这么凑巧就好了。
- 宝钗:真是太好了。自从上次他提到这件事之后,一两年内果然都得到了。现在这些花朵正埋在梨花树下。
- 周瑞家的人:这药叫什么名字?
- 宝钗:是那个秃头和尚推荐的,叫冷香丸。
- 周瑞家的人:这种药如果发作了会怎么样?
- 宝钗:不会很疼,只是轻微地咳嗽和喘息。吃了这个丸子就会舒服很多。
- 王夫人:你们在房间里吗?
- 周瑞家的人:是的,正要告辞,顺便说一下刘姥姥的事。
- 王夫人:稍等一下。薛姨妈,让我给你一个小东西。
- 薛姨妈:请给我吧。
- 王夫人:让香菱过来看看有什么事。
- 小丫头:请问王夫人让我做什么?
- 薛姨妈:把匣子里的花儿拿来。
- 小丫头:好的。
- 周瑞家的人:这是宫中的新鲜品种,有12朵纱堆的鲜花。昨天想起这些花白白浪费了,不如送给姐妹们吧。本来打算送给她们的,但是不小心又忘记掉了。你来得正好,可以带来。每个女孩都分到一对,剩下的6朵送给林姑娘两朵,剩下的4朵给凤姐吧。
赏析
- 此诗描绘了宝玉和其姐妹们在宴会上的互动,特别是宝钗和薛姨妈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关心的一面。通过宝钗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宝玉的关注以及他们对彼此之间情感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仪和习俗,以及人们对珍贵物品的喜爱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