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生这日贾政回家早些,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谈。忽见宝玉进来请安,回说上学里去,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众清客相公们都早起身笑道:“老世翁何必又如此。今日世兄一去,三二年就可显身成名的了,断不似往年仍作小儿之态了。天也将饭时,世兄竟快请罢。”说着便有两个年老的携了宝玉出去。

贾政因问:“跟宝玉的是谁?”只听外面答应了两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因向他道:“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帐!”吓的李贵忙双膝跪下,摘了帽子,碰头有声,连连答应“是”,又回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贾政也撑不住笑了。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李贵忙答应“是”,见贾政无话,方退出去。

诗句解析

1 贾政回家早些,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谈。

  • 贾政:指贾家的老爷,是小说《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之一贾母的亲兄弟。
  • 书房:古代文人学者学习、办公的地方。
  • 相公清客:指的是文士和书生。
  1. 忽见宝玉进来请安,回说上学里去,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众清客相公们都早起身笑道:“老世翁何必又如此。今日世兄一去,三二年就可显身成名的了,断不似往年仍作小儿之态了。天也将饭时,世兄竟快请罢。”
  • 宝玉: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贾府的公子。
  • “上学”:通常指的是读书或接受教育。
  • 冷笑”:表示对宝玉继续读书的不满。
  • “依我的话”:贾政自认为有教导宝玉的权利和能力,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
  • “站脏了我地”:用比喻表达对宝玉读书可能玷污他的家业或名声的担忧。
  • “靠脏了我门”:同样使用比喻,表达了宝玉读书可能给他的门面带来负面影响。
  • “老世翁”:对长辈或上级的一种敬称。
  • “不必又如此”:贾政对其他人(包括宝玉的老师)的劝解,希望他们不要再对他进行无意义的指责。
  • “显身成名的了”:意味着通过学习可以有所成就。
  • “三二年就…”:暗示宝玉很快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如功名等。
  • “不似往年仍作小儿之态了”:表明过去宝玉总是幼稚的样子,现在应该成熟一些。
  • “天也将饭时”:暗示时间已经很晚了,可能是傍晚或晚上。
  • “世兄竟快请罢”:是对宝玉的一种催促,希望他能早点离开,可能是因为需要休息或有其他安排。
  1. 贾政因问:“跟宝玉的是谁?”只听外面答应了两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
  • 奶母:指贾府内负责喂养孩子的仆人,通常是年轻女子。
  • 宝玉的奶母之子:说明李贵是宝玉的母亲的亲生儿子,即贾赦的儿子贾琏。
  • 名唤李贵:这是李贵的名字。
  • 打千儿请安:这是一种传统的礼节动作,表示恭敬。
  • 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这句话说明了贾政认出了李贵,并且知道他是宝玉的奶母的儿子。
  1. 因向他道:“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帐!”吓的李贵忙双膝跪下,摘了帽子,碰头有声,连连答应“是”,又回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贾政也撑不住笑了。
  • 成日家跟他上学:表示李贵经常陪伴宝玉一起上学。
  • 流言混语在肚子里:暗示李贵虽然在读书,但学到的却是无用的谣言和废话。
  • 俏皮话:这里指的是一些诙谐或者俏皮的话语,可能与学习内容无关。
  • 李贵忙双膝跪下,摘了帽子,碰头有声,连连答应“是”:这是对贾政训斥的一种回应,表现出尊敬和顺从的态度。
  • 又回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这里再次确认了宝玉已经学习到了第三本《诗经》。
  • “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句话是宝玉在学习《诗经》时的读法,表现了一种幽默和自嘲。
  • 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表明贾政和其他人都因为宝玉的回答而笑了起来。
  • 贾政也撑不住笑了:贾政也被宝玉的回答逗乐了。

译文

  1. 贾政回家早些,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聊。

  2. 忽然看见宝玉进来请安,并说他要去上学了,贾政冷笑地说:“你如果再提’上学’这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最好顽你的去吧,别玷辱了我家的门面。”众清客相公们都早起身笑着说:“老世翁何必又这样?今天世兄一走,三年五年后就能显身手成名了,绝不会像以前那样还像孩子一样。”说着便有两个年老的带着宝玉出去。

  3. 贾政因此问道:“跟宝玉的是谁呀?”只听外面应答道:“外面有人答应了两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贾政一看,原来是宝玉的奶母之子李贵。因向他道:“你们这些天天跟宝玉上学的人,他究竟念了些什么东西?竟然学了些没用的话来肚子里,学了些调皮捣蛋的把戏。等我有空的时候,先揭了你的皮,再跟你那不争气的兄弟算账!”唬得李贵忙跪下叩头,摘帽磕头的声音有节奏,不停地答应着“是”,又说:“少爷已经念到了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我不敢撒谎。”满座的人都大笑不止。贾政也没忍住笑。

  4. 贾政于是对他说:“你们整天跟着他一起上学,他到底学了些什么呢?不过是些胡言乱语装糊涂罢了。待我闲暇之时,先揭下你的脸面,然后再跟你那个不学好的家伙清算账目!”吓得李贵跪在地上,摘下帽子,磕头声音响亮且连续不断地回应道:“是”。他接着说:“少爷现在已经念到第三本《诗经》了,说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我不敢撒谎。”满座的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贾政也笑得合不拢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