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宝玉独站在院外屏声静候,待他们出来,便忙忙的走了。李贵等一面掸衣服,一面说道:“哥儿听见了不曾?可先要揭我们的皮呢!人家的奴才跟主子赚些好体面,我们这等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从此后也可怜见些才好。”宝玉笑道:“好哥哥,你别委曲,我明儿请你。”李贵道:“小祖宗,谁敢望你请,只求听一句半句话就有了。”说着,又至贾母这边,秦钟早来候着了,贾母正和他说话儿呢。于是二人见过,辞了贾母。宝玉忽想起未辞黛玉,因又忙至黛玉房中来作辞。彼时黛玉才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宝玉道:“好妹妹,等我下了学再吃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劳叨了半日,方撤身去了。黛玉忙又叫住问道:“你怎么不去辞辞你宝姐姐呢?”宝玉笑而不答,一径同秦钟上学去了。
诗句
《红楼梦》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译文
此时,宝玉独自站在院子里屏气静候,等待他们出来,随后匆忙告辞而去。李贵等一众人一边掸去衣服上的灰尘,一边说道:“哥儿,你听到了吗?我们可真是要揭你的皮了!人家的奴才跟主子一起享受好的待遇,我们的奴才却只能白白受着挨打受骂的委屈。从今往后,也请您可怜一下我们。”宝玉笑道:“好哥哥,您别委屈自己,我明天会请您吃饭。”李贵道:“小祖宗,谁敢指望你请我们吃饭啊,只求你能说上一句话就满足了。”说着,又来到贾母身边,秦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贾母正在和他聊天呢。于是二人见过,便辞别贾母。宝玉忽然想起还没和黛玉告别,因此又急忙到黛玉房间中来作辞。那时黛玉刚在窗下对着镜子整理妆容,听见宝玉说要去上学,便笑着道:“好,你这一走,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宝玉道:“好妹妹,等我下了学再一起吃饭。胭脂膏子我也等我来再制作。”聊了半天,才匆匆离去。黛玉忙又叫住问道:“你怎么不去和宝姐姐辞别呢?”宝玉笑而不答,直接同秦钟一同上学去了。
注释
- “恋风流”:形容某人沉迷于某种风情或爱好。
- “情友”:这里指宝玉和秦钟是彼此的知心好友。
- “家塾”:古代私塾,指私人教授学生的地方。
- “白陪着”:白白地遭受别人的欺辱或责骂。
- “可怜见”:表示同情,可怜的意思。
- “小祖宗”:是对年纪较小、地位较低者的称呼,含有尊敬之意。
- “蟾宫折桂”:传说月中蟾蜍有桂树,攀折桂枝可以飞升仙界,后以之比喻科举及第。
- “劳叨”:烦琐,唠叨。
- “胭脂膏子”:化妆用的胭脂和其他化妆品。
- “辞别”:分别告别。
- “宝姐姐”:此处指贾宝玉的姐姐——贾宝玉的姐妹之一,名字不详。
赏析
《红楼梦》中的宝玉是一个情感丰富且心思细腻的人物,他对人情世态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体会。这首诗通过描绘宝玉与秦钟、李贵等人的互动,展现了宝玉的机智、幽默和对友情的重视。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宝玉对于社会等级制度的敏感以及对平等对待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