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幕,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贾赦等督率匠人扎筏子烟火之类,至十四日,俱已停妥。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
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围幕挡严。正等的不耐烦,忽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凤姐听了道:“既这么着,老太太,太太且请回房,等是时候再来也不迟。”于是贾母等暂且自便,园中悉赖凤姐照理。又命执事人带领太监们去吃酒饭。
诗句
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幕,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贾赦等督率匠人扎筏子烟火之类,至十四日,俱已停妥。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
译文
正月十八日,元宵节临近,从正月初八日开始,就有了太监们来查看方位:在哪里更换衣服,在哪里休息,在哪里接受礼仪,在哪里开宴会,在哪里休息。还有负责巡察的太监们带着许多小太监出来,到处挂上挡风帘和围幕,指示贾家的人应该在哪里退到一边,在哪里跪着,在哪里进餐,在哪里报告事情,各种仪礼各不相同。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和五城兵备道清理街道,赶走闲杂人等。贾赦等人指挥工人制作船筏烟火之类的东西,到了十四日,已经全部准备好了。这个晚上,上面和下面都没有人睡觉。
注释
- 展眼元宵在迩:转眼间元宵节就到了。
- 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从正月初八日开始,就有了太监查看方向:在哪里更换衣服,在哪里休息,在哪里接受礼仪,在哪里开宴会,在哪里休息。
- 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幕:还有负责巡察的太监们带领许多小太监出来,到处挂上挡风帘和围幕。
- 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告诉贾家人应该在哪里离开、在哪里跪下、在哪里吃饭、在哪里报告事情。
- 种种仪注不一:各种仪式和规定都不一样。
- 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外面还有工部官员和五城兵备道清理街道,赶走闲杂人等。
- 贾赦等督率匠人扎筏子烟火之类,至十四日,俱已停妥:贾赦等人指挥工匠制作船只烟火之类的东西,到了十四日,已经全部准备好了。
- 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这一夜,上面和下面的人都没有睡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前大观园的准备情况,通过太监们的活动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忙碌景象。从早到晚,从室内装饰到外出活动,无不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元宵节的重视与庆祝。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习俗。这首诗语言简练,但通过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浓厚的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