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史湘云住了两日,因要回去。贾母因说:“等过了你宝姐姐的生日,看了戏再回去。”史湘云听了,只得住下。又一面遣人回去,将自己旧日作的两色针线活计取来,为宝钗生辰之仪。

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凤姐凑趣笑道:“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戏。既高兴要热闹,就说不得自己花上几两。巴巴的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作东道,这意思还叫我赔上。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掯我们。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梯己只留于他,我们如今虽不配使,也别苦了我们。这个够酒的?够戏的?”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贾母亦笑道:“你们听听这嘴!我也算会说的,怎么说不过这猴儿。你婆婆也不敢强嘴,你和我邦邦的。”凤姐笑道:“我婆婆也是一样的疼宝玉,我也没处去诉冤,倒说我强嘴。”说着,又引着贾母笑了一回,贾母十分喜悦。

这首诗是《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的一段内容,描写的是宝玉、史湘云等人在贾母寿宴上的故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且说史湘云住了两日,因要回去。(史湘云)
  • 史湘云在这里住了两天,她准备离开。
  1. 贾母因说:“等过了你宝姐姐的生日,看了戏再回去。”(贾母)
  • 贾母说,等史湘云过完生日再看戏后,史湘云才回去。
  1. 史湘云听了,只得住下。(史湘云)
  • 史湘云听从了贾母的话,决定留下来住下。
  1. 又一面遣人回去,将自己旧日作的两色针线活计取来,为宝钗生辰之仪。(史湘云)
  • 同时,史湘云让人回去,拿来了她以前做的两种颜色的针线活计,作为给宝钗生日的礼物。
  1. 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贾母)
  • 没想到贾母看到宝钗来了,喜欢她的稳重和平,恰逢宝钗刚过了第一个生日,便拿出二十两银子给她,并叫凤姐过来安排酒宴和娱乐。
  1. 凤姐凑趣笑道:“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戏。既高兴要热闹,就说不得自己花上几两。巴巴的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作东道,这意思还叫我赔上。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掯我们。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梯己只留于他,我们如今虽不配使,也别苦了我们。这个够酒的?够戏的?”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凤姐)
  • 凤姐开玩笑说,一个老太太给孩子们过生日,不管怎么样都不重要,何必去争呢?既然要热闹就花点银子吧,拿出那堆发霉的钱来请客。她认为这些钱是“掯”我们的,意思是用尽所有的力气。她还说,看你们一个个都是子女,将来只有宝玉能承担起你老人家去五台山的责任吗?这些都是留给宝玉的,现在虽然不配使用这些钱,但我们也不用受苦。这些足够了,足够了!屋子里的人都笑了。
  1. 贾母亦笑道:“你们听听这嘴!我也算会说的,怎么说不过这猴儿。你婆婆也不敢强嘴,你和我邦邦的。”(贾母)
  • 贾母笑着说,你们听凤姐说话多厉害,连我都说不过她。你婆婆也不敢反驳,你倒是跟我顶嘴。
  1. 凤姐笑道:“我婆婆也是一样的疼宝玉,我也没处去诉冤,倒说我强嘴。”(凤姐)
  • 凤姐笑着回应,我婆婆也是一样疼爱宝玉,我没有地方去抱怨,反而说我太强势了。
  1. 说着,又引着贾母笑了一回,贾母十分喜悦。(贾母)
  • 然后两人又互相逗乐了一会儿,贾母非常高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贾府中人之间的互动和笑语,展现了贾府中人的欢乐氛围。贾母对史湘云的喜爱和关心体现在她为她安排了生日庆祝,而凤姐则以幽默的方式与贾母相处,展现了她的机智和幽默感。整个故事充满了欢声笑语,反映了贾府中人们之间的和谐与亲密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