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晚间,众人都在贾母前,定昏之余,大家娘儿姊妹等说笑时,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次日便先送过衣服玩物礼去,王夫人,凤姐,黛玉等诸人皆有随分不一,不须多记。
至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就在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这日早起,宝玉因不见林黛玉,便到他房中来寻,只见林黛玉歪在炕上。宝玉笑道:“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看那一出?我好点。”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来,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跐着人借光儿问我。”宝玉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明儿就这样行,也叫他们借咱们的光儿。”一面说,一面拉起他来,携手出去。
诗句
“到晚间,众人都在贾母前,定昏之余,大家娘儿姊妹等说笑时,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
译文: 到了晚上,当所有家人都在贾母面前聚会,享受着黄昏后的宁静时刻,贾母便询问起宝钗喜欢看什么戏剧和喜爱吃什么食物。
- 注释: “定昏之余” 指傍晚时分人们休息的时候。”娘儿姊妹” 指的是姐妹们。”说笑时” 表示轻松愉快地聊天。”贾母” 是家族的长辈,此处特指贾母本人。”宝钗” 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这里指的是薛宝钗。
“次日便先送过衣服玩物礼去,王夫人,凤姐,黛玉等诸人皆有随分不一,不须多记。”
译文: 第二天,贾府已经提前准备好送给贾母的礼物——衣服和玩物,包括王夫人、凤姐和黛玉等人各自有份不同的礼物,无须详细记录。
- 注释: “送过衣服玩物礼” 指贾府给贾母送礼,包含衣服和其他物品。”王夫人” 和 “凤姐” 都是书中的角色。”黛玉” 是书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
“至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
译文: 在21号那天,贾府就在贾母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戏台。
- 注释: “至二十一日” 指的是具体某一天。”贾母内院” 是贾母的私人院子。”就…中搭建” 表示在院子里搭建戏台。
“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
译文: 确定了一组全新的戏曲班子,其中包括昆曲和弋阳腔两种声腔。
- 注释: “小戏” 指的是小型戏曲表演。”昆弋两腔皆有” 表示戏曲班子中有昆曲和弋阳腔两种声腔。
“就在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
译文: 在贾母的正房摆放了几席宴席供大家享用晚餐,没有邀请任何外人,除了薛姨妈、史湘云和宝钗是客人之外,其余的都是贾宝玉的亲朋好友。
- 注释: “上房” 是指贾母的正房。”无一个外客” 意味着没有人被邀请来参加宴会。”薛姨妈” 是书中的一个角色。”史湘云” 也是书中的角色。
“这日早起,宝玉因不见林黛玉,便到他房中来寻,只见林黛玉歪在炕上。”
译文: 这个早晨,宝玉找不到黛玉,于是去她的房间去找,却看到黛玉斜躺着靠在炕上。
- 注释: “早起” 指的是清晨起床的时间。”宝玉” 是书中的一个角色。”黛玉” 是书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
“宝玉笑道:“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看那一出?我好点。””
译文: 宝玉笑着对黛玉说:“起来吃饭吧,一会儿就开始演戏了。你喜欢哪一出戏?我给你选好。”
- 注释: “宝玉笑道” 显示宝玉带着玩笑的口吻。”黛玉” 是书中的角色。
- 赏析: 此段描述宝玉对黛玉的关心与宠爱,通过日常对话展示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感情。同时,这也体现了宝玉对黛玉的喜爱及想要为她选择最合适的戏剧内容,反映出他对黛玉的细致入微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