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方不负我这兴。”李纨道:“既这样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探春道:“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你就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迎春道:“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限韵,竟是拈阄公道。”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宝玉道:“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诗句
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方不负我这兴。”
李纨道:“既这样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
迎春道:“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限韵,竟是拈阄公道。”
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
宝玉道:“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译文
探春提议,既然她起了头,那么作为东道主,她应该首先开始。李纨同意了这个提议,并决定明天开始组织聚会。
迎春提出了一种更公平的建议:不用按顺序出题或限韵,而是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
宝钗认为,即使是白海棠这样简单的主题,也不一定要等看到实物后才开始写诗。她认为古代的诗歌也是为了抒发情感和寄托志向而创作的,如果等到实际看到后再写诗,那么就没有那么多诗了。
宝玉表示,关于这两个字(“盆”和“门”)的创作确实不容易做。
赏析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一个典型的场景描写,体现了大观园中的社交活动。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大观园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处事风格以及对文学的态度。
探春的主导性: 探春主动提出组织海棠诗会,显示出她的领导能力和对活动的热心。同时,她希望以自己作为发起人的身份来承担起组织的责任,表现出她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迎春的公平性: 迎春提出的拈阄方案避免了传统的出题方式,强调了随机性和公平性,显示了她的创新思维和对传统规矩的突破。
宝钗的诗意思考: 宝钗对于诗的创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认为诗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作,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这种思想体现了她对文学的理解深度。
宝玉的直率: 宝玉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盆”和“门”字的创作难度的看法,显示了他的直率和坦诚,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真实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角色在海棠诗会上的不同表现的描绘,展现了大观园中的人物性格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