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次看宝钗的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道是: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大家看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 注释:夕阳的余晖洒在冷清的庭院里,苔藓覆盖了经过雨水洗礼的盆栽。
  • 赏析:“斜阳”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晚春的气息,“寒草”与“雨后”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稍感萧瑟的景象。
  1.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 注释:玉代表着纯洁无暇的精神,而雪则象征着易逝的生命和美丽的肌体。
  • 赏析:“玉”在这里象征高洁、纯净,而“雪”则给人以美丽但易逝的感觉,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中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1.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 注释:花朵中的花蕊虽小,却显得娇弱无力;夜晚的影子随着月光轻轻摇曳。
  • 赏析:通过“芳心”与“倩影”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物之美的细腻感受,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脆弱性的感慨。
  1.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 注释:不要认为仙女能够羽化成仙,与我一同在黄昏时分吟咏吧。
  • 赏析:这里用“缟仙”比喻美好的事物,而“咏黄昏”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接下来看宝钗的诗句:

  1.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 注释:珍惜这美丽的容颜,即使在白天也小心地遮掩,自己亲手浇水养护着那苔藓。
  • 赏析:这里反映了宝钗的谨慎和细心,同时也表达了她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1.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 注释:胭脂染出秋天台阶的影子,冰雪引来露水的魂魄。
  • 赏析:“胭脂”和“冰雪”都是自然的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季节和气氛。这种色彩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寒冷。
  1.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 注释:等到颜色变得淡雅时,才更能感受到花朵的艳丽;愁思太多时,如何还能保持如玉般清白无瑕呢?
  • 赏析:这里的“淡极”“愁多”都反映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深度挖掘和表达,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 注释:想要回报那纯洁无暇的白帝,但默默无言,太阳又落山了。
  • 赏析:这里的“白帝”象征着理想或高洁的境界,而“不语”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探春的诗句:

  1.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 注释:秋色浅浅地映照在重重的门扉上,像七彩的珊瑚堆积成了一盆雪。
  • 赏析:这里的“七节”可能是指某种植物的七节,或者是某种形状的比喻,整体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1.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 注释:如同出浴的杨贵妃那样美丽,她的倒影就像凝固的冰一样;又如同捧心的西施那样柔弱,她的身体就像是玉一样的魂灵。
  • 赏析:通过对杨贵妃和西施的描绘,赞美她们的美丽和柔美,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
  1.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 注释:清晨的微风吹散了千丝万缕的忧愁,夜晚的细雨又增添了一滴滴的泪水。
  • 赏析:这里通过天气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从忧愁到喜悦再到感伤,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1.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 注释:独自倚靠在栏杆边,仿佛有所期待;清脆的砧声伴随着悠长的笛声,将我送进了黄昏。
  • 赏析:通过“倚画栏”、“清砧”、“怨笛”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又深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盼。

《红楼梦》中的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