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李纨道:“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这其间你们有高兴的,你们只管另择日子补开,那怕一个月每天都开社,我只不管。只是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宝玉道:“到底要起个社名才是。”探春道:“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说毕大家又商议了一回,略用些酒果,方各自散去。也有回家的,也有往贾母王夫人处去的。当下别人无话。
【诗句】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译文】湘帘半卷,半掩着门户,用碾成冰的水和泥土混合做成花盆。从别人那里偷来了梨花的三分白色,借得了梅花的一缕魂魄。
【注释】湘帘:湖南产的一种细薄而透明的丝织品,多用来遮风挡雨或遮阳。半卷:形容轻轻卷起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的诗。首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巧妙地运用“半掩门”这一细节,既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又展现了对冬天的期待。接下来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诗句】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译文】月宫里的仙人穿着白色的长袍,在夜晚悄悄地缝补自己的衣裙;秋天里的女子默默地拭去脸上的泪水。她娇羞地默默无语,不知道向谁诉说内心的痛苦;只疲倦地依靠在西风中,夜色已经渐渐变得朦胧不清。
【译文】嫦娥仙子正在缝制仙服,仙女们也在深夜里偷偷地缝制衣服。她们的美丽容貌如同月亮中的嫦娥,令人心生敬意。而那些孤独的嫦娥仙子们则默默地承受着无尽的相思之苦,无法向任何人倾诉。她们在寂静的夜晚中,只能静静地倚靠在西风之中,等待着命运的到来。
【赏析】此诗是《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一节的节选。在这一节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嫦娥仙子们虽然美丽动人,但却面临着孤独和相思的痛苦。她们的美貌令人赞叹不已,但内心的痛苦却无人能解。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她们的内心世界。
【诗句】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
【译文】如果要论及诗歌的别致风格,那么这首无疑是最好的;如果要论及诗歌的含蓄深沉,那也比不上宝钗的诗篇。
【赏析】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它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一方面,它强调了诗歌的别致风格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独特的风格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它又指出了诗歌的含蓄深沉的价值,认为只有深沉的内涵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这两种审美取向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对诗歌审美的独特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