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姓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唐末禅僧。
19岁出家,22岁时至嵩山受戒。
后嗣沩山慧寂。
武宗会昌间被迫还俗。
宣宗大中初仍为僧,住吴兴西峰院。
自懿宗咸通六年(865)起,改住杭州径山院,世称径山和尚。
僖宗中和三年(883),赐紫袈裟。
昭宗景福二年(893),赐号法济大师。
卒谥归寂大师。
《祖堂集》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一一、《宋高僧传》卷一二均有传。
前二书录存洪諲诗偈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生卒年:?-901
俗姓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唐末禅僧。
19岁出家,22岁时至嵩山受戒。
后嗣沩山慧寂。
武宗会昌间被迫还俗。
宣宗大中初仍为僧,住吴兴西峰院。
自懿宗咸通六年(865)起,改住杭州径山院,世称径山和尚。
僖宗中和三年(883),赐紫袈裟。
昭宗景福二年(893),赐号法济大师。
卒谥归寂大师。
《祖堂集》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一一、《宋高僧传》卷一二均有传。
前二书录存洪諲诗偈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生卒年:?-901
我道其中一也无出自《偈》,我道其中一也无的作者是:洪諲。 我道其中一也无是唐代诗人洪諲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道其中一也无的释义是:《偈》这首诗中的“我道其中一也无”意思是:我说其中一点也没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事物或观点的否定态度,认为其完全不存在。 我道其中一也无是唐代诗人洪諲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道其中一也无的拼音读音是:wǒ dào qí zhōng yī yě wú。
汝则言三四出自《偈》,汝则言三四的作者是:洪諲。 汝则言三四是唐代诗人洪諲的作品,风格是:诗。 汝则言三四的释义是:汝则言三四:你只需说出三言两语。 汝则言三四是唐代诗人洪諲的作品,风格是:诗。 汝则言三四的拼音读音是:rǔ zé yán sān sì。 汝则言三四是《偈》的第3句。 汝则言三四的上半句是:南北与谁留。 汝则言三四的下半句是:我道其中一也无。 汝则言三四的全句是:汝则言三四
南北与谁留出自《偈》,南北与谁留的作者是:洪諲。 南北与谁留是唐代诗人洪諲的作品,风格是:诗。 南北与谁留的释义是:南北与谁留,意为: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不存在可以停留的地方。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漂泊无定、无所依归的感慨。 南北与谁留是唐代诗人洪諲的作品,风格是:诗。 南北与谁留的拼音读音是:nán běi yǔ shuí liú。 南北与谁留是《偈》的第2句。 南北与谁留的上半句是:东西不相顾。
东西不相顾出自《偈》,东西不相顾的作者是:洪諲。 东西不相顾是唐代诗人洪諲的作品,风格是:诗。 东西不相顾的释义是:东西不相顾:彼此互不关心,各自为政。 东西不相顾是唐代诗人洪諲的作品,风格是:诗。 东西不相顾的拼音读音是:dōng xī bù xiāng gù。 东西不相顾是《偈》的第1句。 东西不相顾的下半句是:南北与谁留。 东西不相顾的全句是:东西不相顾,南北与谁留。 东西不相顾
李元礼是唐代诗人,字庭训,真定人。李元礼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诗作风格庄重、典雅,被后世传颂。 李元礼的诗词作品并不多,共收录了一首诗。这首诗名为《诫杀生文》,通过这首短小的诗歌,可以看出李元礼的诗风庄重、典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他的诗词虽然不多,但其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