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儿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我这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个什么原故。”刘姥姥道:“这也有的事。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曲,再他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以后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凤姐儿道:“这也有理。我想起来,他还没个名字,你就给他起个名字。一则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家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他。”刘姥姥听说,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几时生的?”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诗句
宝钗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注释: “宝钗”指的是贾琏的妻子王熙凤,“兰言”比喻婉转的言辞,“解疑癖”表示用委婉的方式解除疑虑。“潇湘子”指贾宝玉,“雅谑补余香”表示用诙谐的话语来弥补之前的不足。
译文
贾琏的妻子王熙凤用婉转的言辞解开了贾宝玉对某些事情的困惑。贾宝玉以诙谐的方式来弥补过去的不愉快。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使用“宝钗”和“潇湘子”这两个名字,巧妙地运用了人物的身份特征与性格特点来表达诗意。其中,“宝钗兰言解疑癖”描绘了王熙凤温婉而富有智慧的一面,她用柔和的话语解决了贾宝玉的疑惑;“潇湘子雅谑补余香”则刻画了贾宝玉幽默风趣的个性,他用轻松的语言化解了两人间的尴尬。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关系,还体现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以文会友、以情动人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