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官吹了几口,宝玉笑道:“好了,仔细伤了气。你尝一口,可好了?”芳官只当是顽话,只是笑看着袭人等。袭人道:“你就尝一口何妨。”晴雯笑道:“你瞧我尝。”说着就喝了一口。芳官见如此,自己也便尝了一口,说:“好了。”递与宝玉。宝玉喝了半碗,吃了几片笋,又吃了半碗粥就罢了。众人拣收出去了。小丫头捧了沐盆,盥漱已毕,袭人等出去吃饭。宝玉使个眼色与芳官,芳官本自伶俐,又学几年戏,何事不知?便装说头疼不吃饭了。袭人道:“既不吃饭,你就在屋里作伴儿,把这粥给你留着,一时饿了再吃。”说着,都去了。

这里宝玉和他只二人,宝玉便将方才从火光发起,如何见了藕官,又如何谎言护庇,又如何藕官叫我问你,从头至尾,细细的告诉他一遍,又问他祭的果系何人。芳官听了,满面含笑,又叹一口气,说道:“这事说来可笑又可叹。”宝玉听了,忙问如何。芳官笑道:“你说他祭的是谁?祭的是死了的菂官。”宝玉道:“这是友谊,也应当的。”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因又忙拉芳官嘱道:“既如此说,我也有一句话嘱咐他,我若亲对面与他讲未免不便,须得你告诉他。”芳官问何事。宝玉道:“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他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烧纸。”芳官听了,便答应着。一时吃过饭,便有人回:“老太太,太太回来了。”——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讲述了宝玉和芳官之间关于烧纸钱的一段对话。

诗句与译文:

  1. 芳官吹了几口,宝玉笑道:“好了,仔细伤了气。你尝一口,可好了?”
  • 注释:芳官吹了一口气,宝玉觉得她的气息有些不对,担心她会伤到身体。
  • 译文:芳官轻轻地吹了口气,宝玉笑着说:“好了,小心不要伤害了气息。你尝一小口看看。”
  1. 你尝一口何妨。”袭人道:“你就尝一口何妨。”晴雯笑道:“你瞧我尝。”说着就喝了一口。
  • 注释:芳官尝试了一口,袭人和晴雯都鼓励她。
  • 译文:芳官尝了一口,袭人和晴雯都表示没关系。
  1. 他竟学几年戏,何事不知?便装说头疼不吃饭了。”袭人道:“既不吃饭,你就在屋里作伴儿,把这粥给你留着,一时饿了再吃。”
  • 注释:芳官因为生病装作头痛不想吃饭。
  • 译文:芳官假装头疼,不想吃饭。袭人说你可以先吃点粥,然后饿了再吃。
  1. 这里宝玉和他只二人,宝玉便将方才从火光发起,如何见了藕官,又如何谎言护庇,又如何藕官叫我问你,从头至尾,细细的告诉他一遍,又问他祭的果系何人。
  • 注释:宝玉告诉芳官他是如何见到藕官,以及如何为他撒谎保护她。
  • 译文:在这里,只有宝玉和芳官两人,宝玉详细地告诉了芳官他所知道的一切事情。
  1. 芳官听了,满面含笑,又叹一口气,说道:“这事说来可笑又可叹。”
  • 注释:芳官听到这些后,先是笑,然后又感叹。
  • 译文:芳官听完后,先是笑了,然后又叹息。
  1. 你说他祭的是谁?祭的是死了的菂官。”宝玉道:“这是友谊,也应当的。”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
  • 注释:芳官询问宝玉他对菂官的祭奠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 译文:芳官问宝玉他对菂官是什么样的感情。
  1. 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因又忙拉芳官嘱道:“既如此说,我也有一句话嘱咐他,我若亲对面与他讲未免不便,须得你告诉他。”芳官问何事。宝玉道:“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他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烧纸。”芳官听了,便答应着。
  • 注释:宝玉告诉芳官他烧纸钱是不对的,并解释了原因。
  • 译文:宝玉告诉芳官他不应该烧纸钱,并解释原因。
  1. 一时吃过饭,便有人回:“老太太,太太回来了。”——
  • 注释:吃完饭后,有人报告说老太太和太太回来了。
  • 译文:吃完饭后,有人来报告老太太和太太回来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展现了宝玉和芳官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对于传统习俗的看法。宝玉对芳官讲述自己对于烧纸钱的看法,表达了对传统的反思和对真诚情感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幽默、讽刺和哲理,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