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直进园子,正是一头火,顶头正遇见藕官的干娘夏婆子走来。见赵姨娘气恨恨的走来,因问:“姨奶奶那去?”赵姨娘又说:“你瞧瞧,这屋里连三日两日进来的唱戏的小粉头们,都三般两样掂人分两放小菜碟儿了。若是别一个,我还不恼,若叫这些小娼妇捉弄了,还成个什么!”夏婆子听了,正中己怀,忙问因何。赵姨娘悉将芳官以粉作硝轻侮贾环之事说了。夏婆子道:“我的奶奶,你今日才知道,这算什么事。连昨日这个地方他们私自烧纸钱,宝玉还拦到头里。人家还没拿进个什么儿来,就说使不得,不干不净的忌讳。这烧纸倒不忌讳?你老想一想,这屋里除了太太,谁还大似你?你老自己撑不起来,但凡撑起来的,谁还不怕你老人家?如今我想,乘着这几个小粉头儿恰不是正头货,得罪了他们也有限的,快把这两件事抓着理扎个筏子,我在旁作证据,你老把威风抖一抖,以后也好争别的礼。便是奶奶姑娘们,也不好为那起小粉头子说你老的。”赵姨娘听了这话,益发有理,便说:“烧纸的事不知道,你却细细的告诉我。”夏婆子便将前事一一的说了,又说:“你只管说去。倘或闹起,还有我们帮着你呢。”赵姨娘听了越发得了意,仗着胆子便一径到了怡红院中。

诗句:赵姨娘直进园子,正是一头火,顶头正遇见藕官的干娘夏婆子走来。见赵姨娘气恨恨的走来,因问:“姨奶奶那去?”

  1. 诗句解读
  • 这首诗描述了赵姨娘怒气冲冲地进入怡红院,她与夏婆子的相遇以及赵姨娘询问夏婆子关于芳官的事情。
  • “气恨恨的”表达了赵姨娘愤怒的情绪,“那去”则可能是指她询问夏婆子关于芳官的情况。
  • “因问”表明赵姨娘有特定的目的,即向夏婆子探听关于芳官的消息。
  1. 译文
  • 赵姨娘直接闯入了怡红院,她的怒火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 就在她与夏婆子相遇之际,赵姨娘怒气冲冲地质问:“你去哪里了?”
  • 赵姨娘询问夏婆子关于芳官的事情,可能是为了了解芳官最近的行为和动态。
  1. 注释
  • 在《红楼梦》中,“气恨恨”通常用来形容人物极度愤怒的心情,而“那去”则是对某人当前位置或活动的询问。
  • 根据前文描述,赵姨娘因为某些原因(如芳官的行为)感到不满,所以她选择直接进入怡红院以寻求答案。
  • “因问”表明赵姨娘有明确的目的,即想要得到关于芳官的信息。
  1. 赏析
  • 这首小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赵姨娘怒气冲冲的场景和她与夏婆子的初次相遇。
  • 通过对情绪和动作的描述(如“气恨恨”和“怒冲冲”),读者可以感受到赵姨娘的愤怒和急切。
  • “问”字的使用增加了对话的动态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赵姨娘为何如此迫切地想要得到关于芳官的消息。
  •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连接情节的关键一环,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