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黑甜一觉,不知所之。及至天明,袭人睁眼一看,只见天色晶明,忙说:“可迟了。”向对面床上瞧了一瞧,只见芳官头枕着炕沿上,睡犹未醒,连忙起来叫他。宝玉已翻身醒了,笑道:“可迟了!”因又推芳官起身。那芳官坐起来,犹发怔揉眼睛。袭人笑道:“不害羞,你吃醉了,怎么也不拣地方儿乱挺下了。”芳官听了,瞧了一瞧,方知道和宝玉同榻,忙笑的下地来,说:“我怎么吃的不知道了。”宝玉笑道:“我竟也不知道了。若知道,给你脸上抹些黑墨。”说着,丫头进来伺候梳洗。宝玉笑道:“昨儿有扰,今儿晚上我还席。”袭人笑道:“罢罢罢,今儿可别闹了,再闹就有人说话了。”宝玉道:“怕什么,不过才两次罢了。咱们也算是会吃酒了,那一坛子酒,怎么就吃光了。正是有趣,偏又没了。”袭人笑道:“原要这样才有趣。必至兴尽了,反无后味了,昨儿都好上来了,晴雯连臊也忘了,我记得他还唱了一个。”四儿笑道:“姐姐忘了,连姐姐还唱了一个呢。在席的谁没唱过!”众人听了,俱红了脸,用两手握着笑个不住。

诗句:
大家黑甜一觉,不知所之。
注释:
大家:指所有的人。
黑甜一觉:形容睡得香甜,非常舒适。
不知所之:不知道去向。
译文:
大家睡得非常香甜,都不知道自己的去向。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宴会结束时,众人都沉沉睡去,忘记了去向的情景。这里的“黑甜一觉”形象地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宁静和舒适,而“不知所之”则表达了众人在宴会后的迷茫和困惑,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整句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

诗句:
及至天明,袭人睁眼一看,只见天色晶明,忙说:“可迟了。”向对面床上瞧了一瞧,只见芳官头枕着炕沿上,睡犹未醒,连忙起来叫他。
注释:
及至天明:等到天亮。
晶明:明亮如水晶。
对面床上:指对面的床铺。
瞧了一瞧:看了一眼。
芳官头枕着炕沿上,睡犹未醒:芳官头枕着炕沿上睡觉,仍然没有醒来。
连忙起来叫他:赶紧叫醒芳官。
译文:
等到天亮时,袭人睁开眼睛一看,只见天色明亮如水晶,她赶紧叫醒对面的床铺上的芳官。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袭人和芳官在天亮时发现彼此还没有醒来的情景。这里的“天色晶明”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明亮和清新,而“连忙起来叫他”则表达了袭人和芳官急于唤醒对方的心情。整句诗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展现了清晨时分的宁静和温馨。

诗句:
宝玉已翻身醒了,笑道:“可迟了!”因又推芳官起身。那芳官坐起来,犹发怔揉眼睛。
注释:
宝玉已经翻身醒了:指贾宝玉从梦中醒来。
笑道:笑着。
可迟了:表示时间不早了。
因又推芳官起身:因为觉得时间不早了,所以再次叫醒芳官。
那芳官坐起来,犹发怔揉眼睛:芳官坐起来,感到惊讶和困惑,揉着眼睛。
译文:
贾宝玉已经从梦中醒来,笑着说:“时间不早了!”然后他叫醒芳官。芳官坐起来,感到惊讶和困惑,揉着眼睛。
赏析:
这两句诗描述了贾宝玉醒来后发现时间不早了,再次叫醒芳官的情景。这里的“宝玉已翻身醒了”和“那芳官坐起来”都是对人物动作和状态的描写,而“发怔揉眼睛”则形象地描绘了芳官惊讶和困惑的表情。整句诗通过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变化。

诗句:
袭人笑道:“不害羞,你吃醉了,怎么也不拣地方儿乱挺下了。”芳官听了,瞧了一瞧,方知道和宝玉同榻,忙笑的下地来,说:“我怎么吃的不知道了。” 宝玉笑道:“我竟也不知道了。若知道,给你脸上抹些黑墨。”说着,丫头进来伺候梳洗。
注释:
不害羞:不要脸。
拣地方儿乱挺下:随便找个地方躺下。
瞧了一瞧:看一下。
方知道和宝玉同榻:才知道和贾宝玉睡在同一个床上。
忙笑的下地来:赶紧笑着从床上下来。
怎的吃的不知道了:怎么会不记得吃了什么食物。
宝玉笑道:“我竟也不知道了。若知道,给你脸上抹些黑墨。”说着,丫头进来伺候梳洗。
译文:
袭人笑着说:“不要脸,你喝得太多了,怎么也不找个地方躺下呢?”芳官听了这话,看了一下,才知道自己和贾宝玉睡在同一个床上,于是赶紧笑着从床上下来,说:“我怎么吃的不知道了。” 宝玉笑着说:“我竟然也不知道了。如果知道的话,我会给你脸上涂上黑色的墨汁。”说完,丫环进来服侍她们梳洗打扮。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袭人和芳官的对话以及贾宝玉的玩笑。袭人提醒芳官注意自己的行为,而芳官则显得有些尴尬和困惑。贾宝玉则用幽默的方式调侃他们,使得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整句诗通过对话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