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薛蟠听了母亲之言,急下了请帖,办了酒席。次日,请了四位伙计,俱已到齐,不免说些贩卖帐目发货之事。不一时,上席让坐,薛蟠挨次斟了酒。薛姨妈又使人出来致意。大家喝着酒说闲话儿。内中一个道:“今日这席上短两个好朋友。”众人齐问是谁,那人道:“还有谁,就是贾府上的琏二爷和大爷的盟弟柳二爷。”大家果然都想起来,问着薛蟠道:“怎么不请琏二爷和柳二爷来?”薛蟠闻言,把眉一皱,叹口气道:“琏二爷又往平安州去了,头两天就起了身的。那柳二爷竟别提起,真是天下头一件奇事。什么是柳二爷,如今不知那里作柳道爷去了。”众人都诧异道:“这是怎么说?”薛蟠便把湘莲前后事体说了一遍。众人听了,越发骇异,因说道:“怪不的前日我们在店里仿仿佛佛也听见人吵嚷说,有一个道士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又说一阵风刮了去了。只不知是谁。我们正发货,那里有闲工夫打听这个事去,到如今还是似信不信的。谁知就是柳二爷呢。早知是他,我们大家也该劝他劝才是。任他怎么着,也不叫他去。”内中一个道:“别是这么着罢?”众人问怎么样,那人道:“柳二爷那样个伶俐人,未必是真跟了道士去罢。他原会些武艺,又有力量,或看破那道士的妖术邪法,特意跟他去,在背地摆布他,也未可知。”薛蟠道:“果然如此倒也罢了。世上这些妖言惑众的人,怎么没人治他一下子。”众人道:“那时难道你知道了也没找寻他去?”薛蟠说:“城里城外,那里没有找到?不怕你们笑话,我找不着他,还哭了一场呢。”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不像往日高兴。众伙计见他这样光景,自然不便久坐,不过随便喝了几杯酒,吃了饭,大家散了。

诗词: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译文: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薛蟠在母亲的话语中被提醒,急忙准备邀请请帖和酒席。第二天,他邀请了四位伙计,他们已全部到来。薛蟠逐一给他们斟酒,然后与众人交谈。其中一人提到“今日这席上短两个好朋友”,引起大家的好奇。薛蟠解释说:“还有谁?就是贾府上的琏二爷和大爷的盟弟柳二爷。”大家纷纷问及薛蟠为何不邀请这两位朋友,薛蟠表示“琏二爷又往平安州去了,已经两天了”。接着,薛蟠讲述了湘莲的前后事情,大家都感到震惊。最后,一位伙计提出疑问:“别是这么着吧?”薛蟠表示:“早知是他,我们大家都应该劝他的。”其他人则表示对薛蟠的担忧,但薛蟠只是叹息,显得有些失落。

注释:

  • 见土仪:指的是薛蟠的母亲让他准备酒席招待客人,这是一次重要的社交活动。
  • 颦卿:薛蟠的母亲,她的话让薛蟠意识到必须要做某件事来处理某些问题。
  • 柳二爷:即柳湘莲,是贾宝玉的朋友之一,也是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 琏二爷:指的是贾琏,宝玉的堂兄,与柳湘莲有过深厚的友情。
  • 平安州: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北省境内,贾琏曾去那里任职。
  • 妖言惑众的人:指那些散布谣言、迷惑人心的人。
  • 凤姐讯家童:指的是王熙凤(凤姐)询问家中的仆人,可能是为了解决一些家务或事务上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红楼梦》中的一个社会场景,通过描述薛蟠的家庭和工作场合,展现了贾家的繁荣与衰落,以及贾宝玉、贾琏与柳湘莲等人物的命运交织。薛蟠在母亲的提醒下开始行动,试图修补与贾琏和柳湘莲的关系。然而,他对这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担忧。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揭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性格变化,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复杂人际关系和社会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