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赵姨娘因见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心中甚是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一面想,一面把那些东西翻来覆去的摆弄瞧看一回。忽然想到宝钗系王夫人的亲戚,为何不到王夫人跟前卖个好儿呢。自己便蝎蝎螫螫的拿着东西,走至王夫人房中,站在旁边,陪笑说道:“这是宝姑娘才刚给环哥儿的。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想的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怎么叫人不敬服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日家都夸他疼他。我也不敢自专就收起来,特拿来给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欢喜欢。”王夫人听了,早知道来意了,又见他说的不伦不类,也不便不理他,说道:“你自管收了去给环哥顽罢。”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到了自己房中,将东西丢在一边,嘴里咕咕哝哝自言自语道:“这个又算了个什么儿呢。”一面坐着,各自生了一回闷气。
诗句:
红楼梦 · 第六十七回 ·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译文:
红楼梦 · 第六十七回 · 看到别人的礼物,林黛玉想起自己故乡的习俗;听说家里的事情,王熙凤向家中的丫鬟询问。
关键词注释:
- “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曹雪芹所著。
- “第六十七回”:是《红楼梦》中的第67回,主要描述了贾府中的各种事件与人际关系。
- “见土仪”:指的是观察别人赠送的礼物,以了解对方的心意和礼节。
- “颦卿”:指林黛玉,书中的女主角之一。
- “思故里”:思念故乡的习俗,通常指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 “闻秘事”:听到家里的一些秘密事情。
- “凤姐”:指王熙凤,书中的重要女性角色之一,王夫人的侄女,贾琏的妻子。
- “讯家童”:询问家中的小丫头们。
- “系王夫人的亲戚”:表明宝钗与王夫人有亲戚关系。
- “蝎螫螫”:形容说话做事小心翼翼的样子。
- “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表示赞赏宝钗的年轻与能干。
- “想的这么周到”:形容宝钗的细心和周到。
- “又展样”:形容宝钗既有风度又有仪态。
- “大户人家的姑娘”:形容宝钗出身高贵,举止优雅。
- “又大方”:称赞宝钗慷慨大方。
- “怎么叫人不敬服呢”:表达人们对宝钗的尊敬和佩服。
- “老太太和太太成日家都夸他疼他”:表示贾母和王夫人都非常疼爱和夸奖宝钗。
- “特拿来给太太瞧瞧”:特地拿来给王夫人看。
- “也喜欢喜欢”:表示王夫人对宝钗的喜爱。
- “兴兴头头”:形容赵姨娘来到王夫人的房间时心情很好,很兴奋。
- “抹了一鼻子灰”:形容赵姨娘的心情从兴奋变为失望,如同被泼了一头灰。
- “满心生气”:表示赵姨娘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 “讪讪的出来了”:形容赵姨娘走出房间时的样子,显得尴尬且不快。
赏析:
这首诗是《红楼梦》第六十七回的一部分,通过描述赵姨娘看到宝钗送给贾环的一些礼物后的反应,以及王熙凤询问家中情况的场景,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家庭内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对话和动作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如对女性的嫉妒、地位的不平等等,具有较深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