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已是腊月十二日,贾珍起身,先拜了宗祠,然后过来辞拜贾母等人。和族中人直送到洒泪亭方回,独贾琏贾蓉二人送出三日三夜方回。一路上贾珍命他好生收心治家等语,二人口内答应,也说些大礼套话,不必烦叙。
且说凤姐在家,外面待尤二姐自不必说得,只是心中又怀别意。无人处只和尤二姐说:“妹妹的声名很不好听,连老太太,太太们都知道了,说妹妹在家做女孩儿就不干净,又和姐夫有些首尾,‘没人要的了你拣了来,还不休了再寻好的。’我听见这话,气得倒仰,查是谁说的,又查不出来。这日久天长,这些个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我反弄了个鱼头来拆。”说了两遍,自己又气病了,茶饭也不吃,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秋桐自为系贾赦之赐,无人僭他的,连凤姐平儿皆不放在眼里,岂肯容他。张口是“先奸后娶没汉子要的娼妇,也来要我的强。”凤姐听了暗乐,尤二姐听了暗愧暗怒暗气。凤姐既装病,便不和尤二姐吃饭了。每日只命人端了菜饭到他房中去吃,那茶饭都系不堪之物。平儿看不过,自拿了钱出来弄菜与他吃,或是有时只说和他园中去顽,在园中厨内另做了汤水与他吃,也无人敢回凤姐。只有秋桐一时撞见了,便去说舌告诉凤姐说:“奶奶的名声,生是平儿弄坏了的。这样好菜好饭浪着不吃,却往园里去偷吃。”凤姐听了,骂平儿说:“人家养猫拿耗子,我的猫只倒咬鸡。”平儿不敢多说,自此也要远着了。又暗恨秋桐,难以出口。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的第六十九回。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贾珍在家中处理事务,而贾琏和贾蓉则在送别时发生了争执。此外,还提到了尤二姐的名声问题以及凤姐对此事的反应。
让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 那日已是腊月十二日,贾珍起身,先拜了宗祠,然后过来辞拜贾母等人。和族中人直送到洒泪亭方回,独贾琏贾蓉二人送出三日三夜方回。一路上贾珍命他好生收心治家等语,二人口内答应,也说些大礼套话,不必烦叙。
- 且说凤姐在家,外面待尤二姐自不必说得,只是心中又怀别意。无人处只和尤二姐说:“妹妹的声名很不好听,连老太太,太太们都知道了,说妹妹在家做女孩儿就不干净,又和姐夫有些首尾,‘没人要的了你拣了来,还不休了再寻好的。’我听见这话,气得倒仰,查是谁说的,又查不出来。这日久天长,这些个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我反弄了个鱼头来拆。”说了两遍,自己又气病了,茶饭也不吃,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秋桐自为系贾赦之赐,无人僭他的,连凤姐平儿皆不放在眼里,岂肯容他。张口是“先奸后娶没汉子要的娼妇,也来要我的强。”凤姐听了暗乐,尤二姐听了暗愧暗怒暗气。凤姐既装病,便不和尤二姐吃饭了。每日只命人端了菜饭到他房中去吃,那茶饭都系不堪之物。平儿看不过,自拿了钱出来弄菜与他吃,或是有时只说和他园中去顽,在园中厨内另做了汤水与他吃,也无人敢回凤姐。只有秋桐一时撞见了,便去说舌告诉凤姐说:“奶奶的名声,生是平儿弄坏了的。这样好菜好饭浪着不吃,却往园里去偷吃。”凤姐听了,骂平儿说:“人家养猫拿耗子,我的猫只倒咬鸡。”平儿不敢多说,自此也要远着了。又暗恨秋桐,难以出口。
接下来我们将逐句给出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那天已经是腊月十二日,贾珍开始工作,先是向祠堂行礼,随后来到贾母等人面前辞行。他和家族成员一直送到洒泪亭才回来,仅贾琏和贾蓉两人送行长达三天三夜才回来。在路上,贾珍嘱咐他们要好好管理家族事务。贾琏和贾蓉口头上答应着,也说了一些客套话,不需要过多纠缠。
再说到了凤姐家中的情况,虽然她对外对待尤二姐还算客气,但心中却有所不满。当她们单独在一起时,凤姐对尤二姐说:“妹妹的名声不好听,甚至连老太太、太太们都知道了,说你在家做女孩就不够干净,还和姐夫有了关系。‘没有人要你,你就挑上了他,还要再找更好的。’我听到这话,气得几乎要吐血,但是查不出是谁说的。时间久了,这些奴才们在我面前议论纷纷,我都听不下去了。我反而故意弄了一个鱼头来恶心人。”说完这番话后,她又连续说了两遍,结果自己气病了,茶饭都不想吃。除了平儿之外,其他丫头和媳妇们都在背后说她的坏话,指着她的鼻子骂。秋桐自以为是贾赦赏给他的,没有人能超过他的地位,就连凤姐和平儿都对他不屑一顾,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嚣张地开口说道:“先和你发生婚外情然后娶你,没有人要的妓女也来向你求婚。”凤姐听到这些话后暗里高兴,而尤二姐则感到羞愧、愤怒和懊恼。凤姐既然装病了,就不再和尤二姐一起吃饭了。每天只能让仆人把饭菜端进去给尤二姐吃,那些饭菜都是非常糟糕的食物。平儿看不下去,自己拿了钱买了食物给她吃,有时候还会让她去花园玩耍或者在厨房里自己做点东西给她吃。然而没有人敢向凤姐报告这个情况。只有秋桐偶然撞见之后,就跑去告诉凤姐说:“您这么破坏人家的名声,都是因为平儿搞砸了。您竟然吃那么难吃的食物,却跑到花园里偷吃别人的好东西。”凤姐听完之后大怒,责怪平儿道:“人家养猫抓老鼠,我的猫却反过来咬鸡。平儿啊平儿!你怎么敢这么放肆!”平儿不敢再多说什么,从此也开始回避凤姐了。她还暗暗怨恨秋桐,但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说出来。
这首诗反映了《红楼梦》中贾府内部的权力争斗和社会现象,同时也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