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贾母忽然想起,和贾政笑道:“娘娘心里却甚实惦记着宝玉,前儿还特特的问他来着呢。”贾政陪笑道:“只是宝玉不大肯念书,辜负了娘娘的美意。”贾母道:“我倒给他上了个好儿,说他近日文章都做上来了。”贾政笑道:“那里能像老太太的话呢。”

贾母道:“你们时常叫他出去作诗作文,难道他都没作上来么。小孩子家慢慢的教导他,可是人家说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贾政听了这话,忙陪笑道:“老太太说的是。”贾母又道:“提起宝玉,我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如今他也大了,你们也该留神看一个好孩子给他定下。这也是他终身的大事。也别论远近亲戚,什么穷啊富的,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的就好。”贾政道:“老太太吩咐的很是。但只一件,姑娘也要好,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贾母听了这话,心里却有些不喜欢,便说道:“论起来,现放着你们作父母的,那里用我去张心。但只我想宝玉这孩子从小儿跟着我,未免多疼他一点儿,耽误了他成人的正事也是有的。只是我看他那生来的模样儿也还齐整,心性儿也还实在,未必一定是那种没出息的,必至遭踏了人家的女孩儿。也不知是我偏心,我看着横竖比环儿略好些,不知你们看着怎么样。”几句话说得贾政心中甚实不安,连忙陪笑道:“老太太看的人也多了,既说他好有造化的,想来是不错的。只是儿子望他成人性儿太急了一点,或者竟和古人的话相反,倒是‘莫知其子之美’了。”一句话把贾母也怄笑了,众人也都陪着笑了。贾母因说道:“你这会子也有了几岁年纪,又居着官,自然越历练越老成。”说到这里,回头瞅着邢夫人和王夫人笑道:“想他那年轻的时侯,那一种古怪脾气,比宝玉还加一倍呢。直等娶了媳妇,才略略的懂了些人事儿。如今只抱怨宝玉,这会子我看宝玉比他还略体些人情儿呢。”说的邢夫人王夫人都笑了。因说道:“老太太又说起逗笑儿的话儿来了。”说着,小丫头子们进来告诉鸳鸯:“请示老太太,晚饭伺侯下了。”贾母便问:“你们又咕咕唧唧的说什么?”鸳鸯笑着回明了。贾母道:“那么着,你们也都吃饭去罢,单留凤姐儿和珍哥媳妇跟着我吃罢。”贾政及邢王二夫人都答应着,伺侯摆上饭来,贾母又催了一遍,才都退出各散。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贾母忽然想起,和贾政笑道:“娘娘心里却甚实惦记着宝玉,前儿还特特的问他来着呢。”
  • 诗意:贾母突然想到了她一直关心的宝玉。
  • 译文:贾母忽然想起了她一直关注的贾宝玉,于是笑着询问了贾政关于他的情况。
  • 注释:贾母(指王夫人),娘娘(指贾元春或贾迎春,因书中多次提到贵妃、娘娘等称呼,此处可能是指王夫人),特特的(特别的意思),问(询问),来着(之前已经问过)。
  1. 贾政陪笑道:“只是宝玉不大肯念书,辜负了娘娘的美意。”
  • 诗意:贾政在回应贾母的关心时,提到了宝玉不愿意学习书本知识的问题。
  • 译文:贾政陪着笑说,宝玉不太愿意学习,这让人遗憾。
  • 注释:宝玉(指贾宝玉),念书(读书),美意(美好的期望)。
  1. 贾母道:“我倒给他上了个好儿,说他近日文章都做上来了。”
  • 诗意:贾母认为她已经帮助宝玉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式,让他的文章有所进步。
  • 译文:贾母认为她为宝玉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最近他的文章有了进步。
  • 注释:宝玉(指贾宝玉),文章(写作能力),都做上来了(有所进步)。
  1. 贾政笑道:“那里能像老太太的话呢。”
  • 诗意:贾政对于贾母的评价表示赞同。
  • 译文:贾政笑着说,老太太的说法是对的。
  • 注释:贾政(指贾政),像(与……相似),老太太的话(贾母的评价)。
  1. 贾母又道:“提起宝玉,我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如今他也大了,你们也该留神看一个好孩子给他定下。这也是他终身的大事。也别论远近亲戚,什么穷啊富的,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的就好。”
  • 诗意:贾母提出了为宝玉选择配偶的建议。
  • 译文:贾母说,现在宝玉长大了,你们也应该留意选择一个好孩子给他做妻子。这是一件终身大事,不考虑远近亲戚,只要了解姑娘的性格和外貌就很好。
  • 注释:宝玉(指贾宝玉),终身的大事,穷(贫穷)/富(富有),姑娘的脾性儿(性格)、模样儿(外貌),周正的(端正的)。
  1. 贾政道:“老太太吩咐的很是。但只一件,姑娘也要好,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
  • 诗意:贾政认同贾母的意见,但也强调女孩本身的品质也很重要。
  • 译文:贾政说,老太太的指示很好。但是,女孩本身也要好,首先要她自己学会做人,否则反而耽误了别人的好女儿,真是太可惜了。
  • 注释:姑娘(指待嫁的女儿),稂莠(比喻不好的人或事物)。
  1. 贾母听了这话,心里却有些不喜欢,便说道:“论起来,现放着你们作父母的,那里用我去张心。但只我想宝玉这孩子从小儿跟着我,未免多疼他一点儿,耽误了他成人的正事也是有的。只是我看他那生来的模样儿也还齐整,心性儿也还实在,未必一定是那种没出息的,必至遭踏了人家的女孩儿。也不知是我偏心,我看着横竖比环儿略好些,不知你们看着怎么样。”
  • 诗意:贾母虽然不同意贾政的看法,但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 译文:贾母听了贾政的话后,心里有些不高兴。但她认为宝玉从小就跟着她,所以她对他的疼爱是可以理解的。她认为宝玉虽然外表和心性都很好,但也未必就是那种没有前途的人,他可能只是被一些琐事耽误了。她不确定其他人的看法如何。
  • 注释:现放着(现在有现成的人),作父母(作为父亲和母亲),张心(忧虑,担心)。
  1. 几个人听了这些话都笑起来,贾母也觉得好笑,众人也都陪着笑了起来。贾母因说道:“你这会子也有了几岁年纪,又居着官,自然越历练越老成。”说到这里,回头瞅着邢夫人和王夫人笑道:“想他那年轻的时侯,那一种古怪脾气,比宝玉还加一倍呢。直等娶了媳妇,才略略的懂了些人事儿。如今只抱怨宝玉,这会子我看宝玉还略略的体些人情儿呢。”
  • 诗意:贾母在大家的笑声中开玩笑说她年轻时的丈夫比贾宝玉还要古怪。
  • 译文:贾母笑着说,你现在已经有几岁了,又担任官位,当然会更加成熟。说到这里,她回头看了看邢夫人和王夫人笑了。她说,她年轻时的丈夫脾气非常古怪,比宝玉还要厉害。直到结婚后才稍微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现在她只抱怨宝玉,现在看起来宝玉还是有点懂得处理事情的能力。
  • 注释:几岁年纪(指年龄),历练(经历),越……越……(越……越……),古怪脾气(奇特的性格)。
  1. 说的邢夫人王夫人都笑了。因说道:“老太太又说起逗笑儿的话儿来了。”说着,小丫头子们进来告诉鸳鸯:“请示老太太,晚饭伺侯下了。”贾母便问:“你们又咕咕唧唧的说什么?”鸳鸯笑着回明了。贾母道:“那么着,你们也都吃饭去罢,单留凤姐儿和珍哥媳妇跟着我吃罢。”
  • 诗意:邢夫人和王夫人听贾母又开始开玩笑,忍不住笑了。
  • 译文:邢夫人和王夫人听了贾母的话都笑了起来。接着,小丫鬟们进来告诉鸳鸯晚饭已经准备好了。贾母问她们在做什么,鸳鸯笑着回答说知道了。贾母说:“那就让大家都去吃饭吧,只留下凤姐儿和珍哥媳妇跟我一起吃。”
  • 注释:咕咕唧唧(形容说话轻声细语的样子),伺候(侍候、服侍)。

这首诗通过贾母与贾政的对话以及贾母对宝玉未来的担忧,展示了贾母对宝玉深深的关爱以及她在家庭决策中的权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贾府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