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才下衙门,正向贾琏问起拿车之事。贾琏道:“今儿门人拿帖儿去,知县不在家。他的门上说了:这是本官不知道的,并无牌票出去拿车,都是那些混帐东西在外头撒野挤讹头。既是老爷府里的,我便立刻叫人去追办,包管明儿连车连东西一并送来,如有半点差迟,再行禀过本官,重重处治。此刻本官不在家,求这里老爷看破些,可以不用本官知道更好。”贾政道:“既无官票,到底是何等样人在那里作怪?”贾琏道:“老爷不知,外头都是这样。想来明儿必定送来的。”贾琏说完下来,宝玉上去见了。贾政问了几句,便叫他往老太太那里去。

贾琏因为昨夜叫空了家人,出来传唤,那起人多已伺候齐全。贾琏骂了一顿,叫大管家赖升:“将各行档的花名册子拿来,你去查点查点。写一张谕帖,叫那些人知道:若有并未告假,私自出去,传唤不到,贻误公事的,立刻给我打了撵出去!”赖升连忙答应了几个“是”,出来吩咐了一回。家人各自留意。

诗句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译文

甄家的人投奔到贾府,水月庵里发生了风月案。

注释

  1. 甄家:指书中的甄士隐家的后人,与贾府有亲戚关系,在故事中是贾府的客人或支持者。
  2. 投靠:投奔;投奔某人门下。
  3. 水月庵:位于小说背景中一个虚构的地名,是一处修行之地,也是故事发生地之一。
  4. 风月案:指涉及男女情事的案件,通常是因为私情纠葛而起,这里特指与甄家有关的事情。

赏析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家族荣辱、人世沧桑的作品。此回通过贾政和贾琏的对话及后续事件展示了官场腐败、家族纠葛以及人情冷暖的主题。甄家仆人投奔贾府,而水月庵中的“风月案”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

从贾政的反应来看,他对此事的态度是严厉的。他要求贾琏必须查明真相并追究责任,显示出他对官场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政策。而贾琏则表现出一定的无奈和焦虑,他担心如果事情处理不当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这种人物性格的刻画,反映了小说中对于权力、忠诚和道德冲突的深刻探讨。

整个事件的展开也揭示了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家族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甄家的到来为贾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家族的未来埋下了不确定因素。此外,水月庵的“风月案”象征着一种超越物质利益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困境,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考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