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没法,只得请道士到园作法事驱邪逐妖。择吉日先在省亲正殿上铺排起坛场,上供三清圣像,旁设二十八宿并马、赵、温、周四大将,下排三十六天将图像。香花灯烛设满一堂,钟鼓法器排两边,插着五方旗号。道纪司派定四十九位道众的执事,净了一天的坛。三位法官行香取水毕,然后擂起法鼓,法师们俱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宫八卦的法衣,踏着登云履,手执牙笏,便拜表请圣。又念了一天的消灾驱邪接福的《洞元经》,以后便出榜召将。榜上大书“太乙混元上清三境灵宝符录演教大法师行文敕令本境诸神到坛听用。”
那日两府上下爷们仗着法师擒妖,都到园中观看,都说:“好大法令!呼神遣将的闹起来,不管有多少妖怪也唬跑了。”大家都挤到坛前。只见小道士们将旗幡举起,按定五方站住,伺候法师号令。三位法师,一位手提宝剑拿着法水,一位捧着七星皂旗,一位举着桃木打妖鞭,立在坛前。只听法器一停,上头令牌三下,口中念念有词,那五方旗便团团散布。法师下坛,叫本家领着到各处楼阁殿亭房廊屋舍山崖水畔洒了法水,将剑指画了一回,回来连击牌令,将七星旗祭起,众道士将旗幡一聚,接下打怪鞭望空打了三下。本家众人都道拿住妖怪,争着要看,及到跟前,并不见有什么形响。只见法师叫众道士拿取瓶罐,将妖收下,加上封条。法师朱笔书符收禁,令人带回在本观塔下镇住,一面撤坛谢将。
诗句
贾赦没法,只得请道士到园作法事驱邪逐妖。
- 贾赦(Jia Xuè):宁国府的主人,家族成员之一。
- 没法(Bu Fa):无法解决或处理。
- 道士(Tao Shi):道教的僧侣,擅长符咒、道法。
- 园作法事(Yuan Fa Shi):在园林中举办仪式来驱逐邪灵和邪恶的力量。
- 择吉日(Zhe Ji Rì):选择吉利的日子来进行活动。
择吉日先在省亲正殿上铺排起坛场,上供三清圣像,旁设二十八宿并马、赵、温、周四大将,下排三十六天将图像。香花灯烛设满一堂,钟鼓法器排两边,插着五方旗号。道纪司派定四十九位道众的执事,净了一天的坛。三位法官行香取水毕,然后擂起法鼓,法师们俱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宫八卦的法衣,踏着登云履,手执牙笏,便拜表请圣。又念了一天的消灾驱邪接福的《洞元经》,以后便出榜召将。榜上大书“太乙混元上清三境灵宝符录演教大法师行文敕令本境诸神到坛听用。”
- 省亲正殿(Shen Qing Zheng Di):宁国府的主要建筑。
- 三清圣像(San Qing Sheng Xiang):道教中的三个最高神明形象。
- 二十八宿(Bā Shui Yáng):中国古代星宿的名称组合。
- 马赵温周四大将(Ma Zhao Wen Zhou Si Da Jiang):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元帅形象。
- 三十六天将图像(Sān Shui Liu Tiān Jiang Huan Zhuang):描述三十六位天神的形象,通常出现在道教仪式中。
- 香花灯烛(Xīng Huā Dēng Zhú):用于宗教仪式的祭品。
- 钟鼓法器(Zhong Gu Gong Ji):用于道教仪式的乐器。
- 五方旗号(Wu Fāng Qí Hào):指中国五行方位的旗帜,常用于风水和道教仪式。
- 道纪司(Dao Ji Shi):管理道教事务的部门。
- 四十九位道众的执事(Si Jiu Shi Duo Zhi Sè):四十九天界的道士执行各种任务。
- 净坛(Jing Tan):清洁坛场。
- 七星冠(Qī Xī Guān):道教道士佩戴的头饰。
- 九宫八卦(Jiu Gong Ba Gua):古代中国的宇宙观和哲学体系,由九个宫和八卦组成。
- 登云履(Dēng Yun Lu):一种鞋履,象征着神仙的行走方式。
- 牙笏(Yá Hù):一种手持的指挥棒,常用于道教仪式。
- 太乙混元上清三境灵宝符录演教大法师(Ta Yǐ Hùn Yuán Shang Qing San Jng Xing Bǎo Fu Lù Yuàn Yan Xue Da Fa Xiao Li):描述一位拥有强大力量的大法师及其法术。
那日两府上下爷们仗着法师擒妖,都到园中观看,都说:“好大法令!呼神遣将的闹起来,不管有多少妖怪也唬跑了。”大家都挤到坛前。只见小道士们将旗幡举起,按定五方站住,伺候法师号令。三位法师,一位手提宝剑拿着法水,一位捧着七星皂旗,一位举着桃木打妖鞭,立在坛前。只听法器一停,上头令牌三下,口中念念有词,那五方旗便团团散布。法师下坛,叫本家领着到各处楼阁殿亭房廊屋舍山崖水畔洒了法水,将剑指画了一回,回来连击牌令,将七星旗祭起,众道士将旗幡一聚,接下打怪鞭望空打了三下。本家众人都道拿住妖怪,争着要看,及到跟前,并不见有什么形响。只见法师叫众道士拿取瓶罐,将妖收下,加上封条。法师朱笔书符收禁,令人带回在本观塔下镇住,一面撤坛谢将。
译文
- 贾赦没办法,只好请道士到他所在的宁国府进行法术除妖。
- 在省亲正殿上铺设起了法坛,上面供奉着三清圣像,旁边摆放着二十八宿和四个大将以及三十六天将的画像。香花灯烛被布置得满满当当,钟鼓法器摆在两侧,还插着五个方向的旗号。道观司派了四位道士负责具体的事务,一整天都在清理坛场。三位法官完成祈福取水后,开始敲响法鼓,法师们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宫八卦的法衣,穿着登云履,手持牙笏开始宣读《洞元经》。之后他们开始发布招将的布告。布告上有大大的标题:“太乙混元上清三境灵宝符录演教大法师行文敕令本境诸神到坛听用。”
- 那天,宁国府和荣国府的上下人们都很兴奋,因为法师们要来驱赶妖怪了。他们都觉得这个场面很壮观,纷纷挤到坛前去看热闹。只见小道士们举起了旗幡,按照五行的方向站定,等待法师的指令。三位法师各自拿着不同的道具,一位拿着宝剑,一位捧着七星皂旗,还有一位举着桃木打妖鞭。当法师们停下手中的法器时,他们开始念咒语。随着他们的念诵声停止,上方的令牌敲了三下,五位方向的旗幡开始飘扬起来。法师们从坛上下来,让家里的长辈领着他们去园里的各个地方洒上符水。法师一边挥动宝剑,一边用手指画图,然后又回来连续地敲击牌令,把七星旗高高升起,众道士把旗幡合在一起,接下法师的打妖鞭在空中打了三下。家里的人都说妖怪已被捉住了,大家争相要看个究竟。当他们走近一看,并没有看到有任何妖怪的身影。只见法师叫众道士拿了瓶子罐子,把妖收进里面,贴上封条。法师用朱笔写符并封印好后,让人带回去在观塔下压制妖怪。同时,他们还举行了一场仪式以感谢神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贾赦等人为宁国府举行的一场大型除妖仪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及对正义的追求。诗中通过对人物动作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仪式的庄严与神秘感。同时,通过描述法师们的法术和仪式的步骤,表达了对神明的信仰和对邪恶势力的抗争精神。整体来说,诗歌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和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