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一夜安眠,直到天亮。宝玉醒来,拭眼坐起来想了一回,并无有梦,便叹口气道:“正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宝钗却一夜反没有睡着,听宝玉在外边念这两句,便接口道:“这句又说莽撞了,如若林妹妹在时,又该生气了。”宝玉听了,反不好意思,只得起来搭讪着往里间走来,说:“我原要进来的,不觉得一个盹儿就打着了。”宝钗道:“你进来不进来与我什么相干。”袭人等本没有睡,眼见他们两个说话,即忙倒上茶来。已见老太太那边打发小丫头来,问:“宝二爷昨睡得安顿么?若安顿时,早早的同二奶奶梳洗了就过去。”袭人便说:“你去回老太太,说宝玉昨夜很安顿,回来就过来。”小丫头去了。
宝钗起来梳洗了,莺儿袭人等跟着先到贾母那里行了礼,便到王夫人那边起至凤姐都让过了,仍到贾母处,见他母亲也过来了。大家问起:“宝玉晚上好么?”宝钗便说:“回去就睡了,没有什么。”众人放心,又说些闲话。只见小丫头进来说:“二姑奶奶要回去了。听见说孙姑爷那边人来到大太太那里说了些话,大太太叫人到四姑娘那边说不必留了,让他去罢。如今二姑奶奶在大太太那边哭呢,大约就过来辞老太太。”贾母众人听了,心中好不自在,都说:“二姑娘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命里遭着这样的人,一辈子不能出头。这便怎么好!”说着,迎春进来,泪痕满面,因为是宝钗的好日子,只得含着泪,辞了众人要回去。贾母知道他的苦处,也不便强留,只说道:“你回去也罢了。但是不要悲伤,碰着了这样人,也是没法儿的。过几天我再打发人接你去。”迎春道:“老太太始终疼我,如今也疼不来了。可怜我只是没有再来的时候了。”说着,眼泪直流。众人都劝道:“这有什么不能回来的?比不得你三妹妹,隔得远,要见面就难了。”贾母等想起探春,不觉也大家落泪,只为是宝钗的生日,即转悲为喜说:“这也不难,只要海疆平静,那边亲家调进京来,就见的着了。”大家说:“可不是这么着呢。”说着,迎春只得含悲而别。众人送了出来,仍回贾母那里。从早至暮,又闹了一天。
诗词:
译文:
候芳魂五儿承接错误的爱,还孽债迎女返回真元。
注释与赏析:
-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这里的“候芳魂”指等待美好的时光,“五儿”可能是指宝玉的一个丫环名,“承错爱”则表示接受了一个错误的爱情。这反映了宝玉在误认林黛玉为薛宝钗的情况下,接受了她的爱意。
-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还孽债”意味着偿还前世的债务,“迎女”可能指的是迎接薛宝钗的到来,而“返真元”则可能意味着回归本真的自我。整体来看,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束缚,追求真实自我的愿望。
此诗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宝玉在误识他人后的内心挣扎和复杂情绪。通过这种情感的流露,反映出作者对于人性、爱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宝玉的经历,传达了人在面对感情纠葛和生命抉择时的种种困惑和痛苦,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真爱、友情和亲情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