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宝玉晚间归房,因想昨夜黛玉竟不入梦,“或者他已经成仙,所以不肯来见我这种浊人也是有的;不然就是我的性儿太急了,也未可知。”便想了个主意,向宝钗说道:“我昨夜偶然在外间睡着,似乎比在屋里睡的安稳些,今日起来心里也觉清静些。我的意思还要在外间睡两夜,只怕你们又来拦我。”宝钗听了,明知早晨他嘴里念诗是为着黛玉的事了。想来他那个呆性是不能劝的,倒好叫他睡两夜,索性自己死了心也罢了,况兼昨夜听他睡的倒也安静,便道:“好没来由,你只管睡去,我们拦你作什么!但只不要胡思乱想,招出些邪魔外祟来。”宝玉笑道:“谁想什么!”袭人道:“依我劝二爷竟还是屋里睡罢,外边一时照应不到,着了风倒不好。”宝玉未及答言,宝钗却向袭人使了个眼色。袭人会意,便道:“也罢,叫个人跟着你罢,夜里好倒茶倒水的。”宝玉便笑道:“这么说,你就跟了我来。”袭人听了倒没意思起来,登时飞红了脸,一声也不言语。宝钗素知袭人稳重,便说道:“他是跟惯了我的,还叫他跟着我罢。叫麝月五儿照料着也罢了。况且今日他跟着我闹了一天也乏了,该叫他歇歇了。”宝玉只得笑着出来。宝钗因命麝月五儿给宝玉仍在外间铺设了,又嘱咐两个人醒睡些,要茶要水都留点神儿。
诗句: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译文:
等待那芳魂的归来,五儿承受着错误的宠爱和债,迎回那位女儿回到她的真元之中。
注释:
- 候芳魂 - 等待那些已经逝去的、美丽的灵魂归来。
- 五儿承错爱 - 五儿(可能是宝玉身边的丫鬟之一,名字不详)承受了宝玉的不适当的爱恋或情感。
- 还孽债 - 归还之前欠下的情债,可能指的是对黛玉的爱未能得到回应或偿还。
- 迎女返真元 - 迎接那位女儿返回她的本源或真实状态,可能是说让黛玉回归其本来的清纯或真性。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宝玉在爱情上的困扰和矛盾。他似乎无法接受黛玉对他的爱,同时又被黛玉的神秘消失所困扰。诗中通过“五儿”这一角色象征性地表达了宝玉对黛玉的爱恋,而“还孽债”则暗示了宝玉对这段感情的内疚和遗憾。诗末的“迎女返真元”则透露出一种愿望,希望黛玉能恢复其本来的纯洁和纯真。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宝玉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复杂的人性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