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五儿心中也不知宝玉是怎么个意思,便说道:“夜深了,二爷也睡罢,别紧着坐着,看凉着。刚才奶奶和袭人姐姐怎么嘱咐了?”宝玉道:“我不凉。”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五儿没穿着大衣服,就怕他也像晴雯着了凉,便说道:“你为什么不穿上衣服就过来!”五儿道:“爷叫的紧,那里有尽着穿衣裳的空儿。要知道说这半天话儿时,我也穿上了。”宝玉听了,连忙把自己盖的一件月白绫子绵袄儿揭起来递给五儿,叫他披上。五儿只不肯接,说:“二爷盖着罢,我不凉。我凉我有我的衣裳。”说着,回到自己铺边,拉了一件长袄披上。又听了听,麝月睡的正浓,才慢慢过来说:“二爷今晚不是要养神呢吗?”宝玉笑道:“实告诉你罢,什么是养神,我倒是要遇仙的意思。”五儿听了,越发动了疑心,便问道:“遇什么仙?”宝玉道:“你要知道,这话长着呢。你挨着我来坐下,我告诉你。”五儿红了脸笑道:“你在那里躺着,我怎么坐呢。”宝玉道:“这个何妨。那一年冷天,也是你麝月姐姐和你晴雯姐姐顽,我怕冻着他,还把他揽在被里渥着呢。这有什么的!大凡一个人总不要酸文假醋才好。”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那知这位呆爷却是实心实意的话儿。五儿此时走开不好,站着不好,坐下不好,倒没了主意了,因微微的笑着道:“你别混说了,看人家听见这是什么意思。怨不得人家说你专在女孩儿身上用工夫,你自己放着二奶奶和袭人姐姐都是仙人儿似的,只爱和别人胡缠。明儿再说这些话,我回了二奶奶,看你什么脸见人。”
《红楼梦》第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是一首描绘宝玉对晴雯的深情与愧疚之情的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对应的译文和注释:
此时五儿心中也不知宝玉是怎么个意思,便说道:“夜深了,二爷也睡罢,别紧着坐着,看凉着。刚才奶奶和袭人姐姐怎么嘱咐了?”
译文:此刻五儿心中不知宝玉是什么意思,就问道:“夜深了,二爷也要睡觉了吧,别再坐着了,免得着凉。刚才奶奶和袭人姐姐嘱咐过什么吗?”
宝玉道:“我不凉。”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五儿没穿大衣服,就怕他也像晴雯着了凉,便说道:“你为什么不穿上衣服就过来!”五儿道:“爷叫的紧,那里有尽着穿衣裳的空儿。要知道说这半天话儿时,我也穿上了。”
译文:宝玉说:“我不冷。”说到这儿,他忽然想到五儿没有穿大衣服,怕她也像晴雯那样着凉,就说:“你不穿就过来啊!”五儿说:“您吩咐得紧,哪里有时间穿衣服呢?如果知道您要和我聊天,我也会穿好衣服过来的。”
宝玉听了,连忙把自己盖的一件月白绫子绵袄儿揭起来递给五儿,叫他披上。五儿只不肯接,说:“二爷盖着罢,我不凉。我凉我有我的衣裳。”说着,回到自己铺边,拉了一件长袄披上。又听了听,麝月睡的正浓,才慢慢过来说:“二爷今晚不是要养神呢吗?”
译文:宝玉听了,连忙把自己身上盖的一件月白色的绫子绵袄儿揭下来递给五儿,让他穿。五儿却怎么也不愿意接过,说:“您自己盖上吧,我没有觉得冷。我穿自己的衣服。”说完,五儿回到了自己的床边,拉了件长袄穿上。又侧耳倾听了一下麝月睡得是否安稳,才慢悠悠地说:“二爷今晚不是要养神吗?”
宝玉笑道:“实告诉你罢,什么是养神,我倒是要遇仙的意思。”五儿听了,越发动了疑心,便问道:“遇什么仙?”宝玉道:“你要想知道,这话长着呢。你挨着我来坐下,我告诉你。”五儿红了脸笑道:“你在那里躺着,我怎么坐呢。”宝玉道:“这个何妨。那一年冷天,也是你麝月姐姐和你晴雯姐姐顽,我怕冻着他,还把他揽在被里渥着呢。这有什么的!大凡一个人总不要酸文假醋才好。”
译文:宝玉笑道:“告诉你罢,什么是养生?我是说要遇见神仙的意思。”五儿听了,更加怀疑起来,就问道:“遇见什么神仙?”宝玉道:“你要想知道,那就长篇大论了。你靠近我来坐下,我告诉你。”五儿害羞地红了脸颊笑着,说:“你躺在那儿,我怎么坐呢?”宝玉道:“没关系。有一年很冷的时候,也是你麝月姐姐和你晴雯姐姐玩的时候,我担心她们冻着,还用被子裹住她们取暖。这有什么的!一般说来,一个人不应该总是装模作样。”
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那知这位呆爷却是实心实意的话儿。五儿此时走开不好,站着不好,坐下不好,倒没了主意了,因微微的笑着道:“你别混说了,看人家听见这是什么意思。怨不得人家说你专在女孩儿身上用工夫,你自己放着二奶奶和袭人姐姐都是仙人儿似的,只爱和别人胡缠。明儿再说这些话,我回了二奶奶,看你什么脸见人。”
译文:五儿听了,每一句话都感觉到宝玉是在调戏自己。然而这位痴情公子其实心里是真心诚意的。五儿此时既想离开又不好意思走开,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真是左右为难。于是她轻轻笑着说:“你别乱说了,看看别人听见这话会怎么想。难怪人家说你专喜欢在女孩子身上花心思。您自己看着二奶奶和袭人姐姐不就像仙子一样吗?只知道跟别的女孩子胡闹。要是明天再这么说,我要回去告诉二奶奶,看她怎么跟你算账。”
赏析:这首诗通过五儿与宝玉的对话展示了宝玉对她的微妙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宝玉对其他女孩的态度和行为。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通过对五儿动作、心理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场景的氛围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外,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