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紫鹃的下房也就在西厢里间。宝玉悄悄的走到窗下,只见里面尚有灯光,便用舌头舐破窗纸往里一瞧,见紫鹃独自挑灯,又不是做什么,呆呆的坐着。宝玉便轻轻的叫道:“紫鹃姐姐还没有睡么?”紫鹃听了唬了一跳,怔怔的半日才说:“是谁?”宝玉道:“是我。”紫鹃听着,似乎是宝玉的声音,便问:“是宝二爷么?”宝玉在外轻轻的答应了一声。紫鹃问道:“你来做什么?”宝玉道:“我有一句心里的话要和你说说,你开了门,我到你屋里坐坐。”紫鹃停了一会儿说道:“二爷有什么话,天晚了,请回罢,明日再说罢。”宝玉听了,寒了半截。自己还要进去,恐紫鹃未必开门,欲要回去,这一肚子的隐情,越发被紫鹃这一句话勾起。无奈,说道:“我也没有多余的话,只问你一句。”紫鹃道:“既是一句,就请说。”宝玉半日反不言语。紫鹃在屋里不见宝玉言语,知他素有痴病,恐怕一时实在抢白了他,勾起他的旧病倒也不好了,因站起来细听了一听,又问道:“是走了,还是傻站着呢?有什么又不说,尽着在这里怄人。已经怄死了一个,难道还要怄死一个么!这是何苦来呢!”说着,也从宝玉舐破之处往外一张,见宝玉在那里呆听。紫鹃不便再说,回身剪了剪烛花。忽听宝玉叹了一声道:“紫鹃姐姐,你从来不是这样铁心石肠,怎么近来连一句好好儿的话都不和我说了?我固然是个浊物,不配你们理我;但只我有什么不是,只望姐姐说明了,那怕姐姐一辈子不理我,我死了倒作个明白鬼呀!”紫鹃听了,冷笑道:“二爷就是这个话呀,还有什么?若就是这个话呢,我们姑娘在时我也跟着听俗了!若是我们有什么不好处呢,我是太太派来的,二爷倒是回太太去,左右我们丫头们更算不得什么了。”说到这里,那声儿便哽咽起来,说着又醒鼻涕,宝玉在外知他伤心哭了,便急的跺脚道:“这是怎么说,我的事情你在这里几个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就便别人不肯替我告诉你,难道你还不叫我说,叫我憋死了不成!”说着,也呜咽起来了。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第113回的一段情节,描述了宝玉向紫鹃倾诉心事,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翻译和注释:
那紫鹃的下房也就在西厢里间 - “那”表示指示代词,“紫鹃的”指的是人名,“下房”指房间,“西厢里间”是指西厢房里的一间小屋或房间内的一个角落。
宝玉悄悄的走到窗下 - “悄悄的”表示悄悄地,“走到窗下”指靠近窗户的位置。
只见里面尚有灯光 - “尚有”表示还存在着,“灯光”指室内的灯光。
便用舌头舐破窗纸往里一瞧 - “用舌头舐”是一种动作描述,“舐破”指用舌头轻轻划过窗纸,“往里一瞧”是指向房间里看。
见紫鹃独自挑灯 - “独自挑灯”指一个人提着油灯,“挑”是指提起。
呆呆的坐着 - “呆呆的”表示愣住的样子,“坐着”指坐着不动。
宝玉便轻轻的叫道:“紫鹃姐姐还没有睡么?” - “叫”指呼唤,“紫鹃姐姐”是称呼,“还没有睡”指是否已经休息。
紫鹃听了唬了一跳 - “唬了一跳”表示吓了一跳,“唬”是吓的意思。
怔怔的半日才说:“是谁?” - “怔怔的”表示愣住的样子,“半日才说”指过了一会儿才回应。
宝玉道:“是我。” - “道”指说话,“是我”表示是自己。
紫鹃听着,似乎是宝玉的声音 - “听着”指倾听,“似乎是”表示看起来像。
便问:“是宝二爷么?” - “问”指询问,“是”是确认。
宝玉在外轻轻的答应了一声 - “在外”指在外面,“轻轻的”表示轻声地,“答应”指回答。
紫鹃问道:“你来做什么?” - “问道”指询问,“来做什么?”指来干什么。
宝玉道:“我有一句心里的话要和你说说,你开了门,我到你屋里坐坐。” - “有一句”表示有话要说,“心里的话”指心里想说的话,“要和你说说”是说要和你讲。
紫鹃停了一会儿说道:“二爷有什么话,天晚了,请回罢,明日再说罢。” - “停了一会儿”表示停顿了一下,“说道”是说出。
宝玉听了,寒了半截 - “寒了半截”表示冷得厉害,“半截”指一半或者部分。
自己还要进去,恐紫鹃未必开门 - “还要进去”表示还想进去,“未必开门”表示不一定会开门。
欲要回去,这一肚子的隐情,越发被紫鹃这一句话勾起 - “欲要回去”表示想要回去,“这一肚子的隐情”指心中积压的事情,“越发”表示更加,“被紫鹃这一句话勾起”是说被紫鹃的话触发起来。
无奈,说道:“我也没有多余的话,只问你一句。” - “无奈”表示没办法,“说”是说。
紫鹃道:“既是一句,就请说。” - “道”是说,“一句”指一个请求。
宝玉半日反不言语 - “反”是反而的意思,“不言语”是指不说话。
紫鹃在屋里不见宝玉言语,知他素有痴病,恐怕一时实在抢白了他,勾起他的旧病倒也不好了 - “在屋里不见宝玉言语”是指紫鹃在屋子里面没有看到宝玉说话,“知他素有痴病”是指知道宝玉有发呆的习惯,“免得一时实在抢白了他”是为了避免真的得罪他,“勾起他的旧病倒也不好了”意思是如果真让他生气,反而会伤害到他。
便站起来细听了一听 - “站起来”是指站起身来,“细听了一听”是指仔细地听了一下。
又问道:“是走了,还是傻站着呢?有什么又不说,尽着在这里怄人。已经怄死了一个,难道还要怄死一个么!这是何苦来呢!” - “又问道”表示又问,“是走了”,意思是走了吗,“还是傻站着呢”,意思是还是站在那里吗,“有什么又不说,尽着在这里怄人”,意思是有什么事不说,总是在这里让人烦闷,“已经怄死了一个”,意思是已经让一个人烦死了。
说着,也从宝玉舐破之处往外一张 - “说”是说,“往外一张”是指向外张望。
见宝玉在那里呆听 - “在…那里”是固定结构,表示在哪里。
紫鹃不便再说,回身剪了剪烛花 - “回身剪了剪烛花”是指转身去剪蜡烛的花装饰,“剪了剪烛花”是指剪去蜡烛花的装饰。
忽听宝玉叹了一声道:“紫鹃姐姐,你从来不是这样铁心石肠 - “忽听宝玉叹了一声道”是指突然听到宝玉叹气,“紫鹃姐姐,你从来不是这样铁心石肠”是指紫鹃从来都是这样坚强果断。
怎么近来连一句好好儿的话都不和我说了? - “怎么近来连一句好好儿的话都不和我说了?”是疑问句,“怎么近来连…都不…”是表达一种惊讶的情感。
**我固然是个浊物,不配你们理我;但只我有什么不是,只望姐姐说明了,那怕姐姐一辈子不理我,我死了倒作个明白鬼呀!” - “固然是个浊物”是自谦的说法,“不配你们理我”是指不配你们关心我,“但只我有什么不是”,是指如果有错误我一定承认,希望她说出来,“只望姐姐说明了”,是希望姐姐能解释清楚,“那怕姐姐一辈子不理我”,是说即使姐姐这辈子不理睬我,“我死了倒作个明白鬼呀!”是在我死后可以有个明白的解释。
译文与赏析:
这段诗描绘了宝玉和紫鹃之间复杂且微妙的关系。宝玉对紫鹃有着深厚的感情,而紫鹃对他的冷漠态度使他感到困惑和痛苦。他们的对话充满了内心戏,表达了彼此的期待和担忧。宝玉的话语揭示了他对紫鹃的感情以及他的无奈和渴望得到理解。紫鹃的态度则反映了她的坚强和独立,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宝玉行为的担忧和不满。这段对话展示了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和他们之间的微妙情感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