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果然来了几个女人,都是艳妆丽服。邢夫人接了进去,叙了些闲话。那来人本知是个诰命,也不敢待慢。邢夫人因事未定,也没有和巧姐说明,只说有亲戚来瞧,叫他去见。那巧姐到底是个小孩子,那管这些,便跟了奶妈过来。平儿不放心,也跟着来。只见有两个宫人打扮的,见了巧姐便浑身上下一看,更又起身来拉着巧姐的手又瞧了一遍,略坐了一坐就走了。倒把巧姐看得羞臊,回到房中纳闷,想来没有这门亲戚,便问平儿。平儿先看见来头,却也猜着八九必是相亲的。“但是二爷不在家,大太太作主,到底不知是那府里的。若说是对头亲,不该这样相看。瞧那几个人的来头,不像是本支王府,好像是外头路数如今且不必和姑娘说明,且打听明白再说。”
平儿心下留神打听。那些丫头婆子都是平儿使过的,平儿一问,所有听见外头的风声都告诉了。平儿便吓的没了主意,虽不和巧姐说,便赶着去告诉了李纨宝钗,求他二人告诉王夫人。王夫人知道这事不好,便和邢夫人说知。怎奈邢夫人信了兄弟并王仁的话,反疑心王夫人不是好意,便说:“孙女儿也大了,现在琏儿不在家,这件事我还做得主。况且是他亲舅爷爷和他亲舅舅打听的,难道倒比别人不真么!我横竖是愿意的。倘有什么不好,我和琏儿也抱怨不着别人!”
译文: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八回,记微嫌舅兄欺弱女,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那天真的来了几位女人,她们都是穿着华丽的衣服。邢夫人接待了她们进来,聊了些闲话。这些来访的人本知道是个诰命,也不敢轻慢她们,邢夫人因为一些事情还没决定,也没有告诉巧姐真相,只说有亲戚来看她,叫她去见。巧姐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对这些并不关心,就跟着奶妈走了。平儿不放心,也跟着来了。只见有两个宫人打扮的,看了巧姐后,又从头到脚打量了她一遍,然后又起身拉住她的手看了一遍,稍微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这让巧姐感到害羞,回到房中纳闷,想来可能没有这门亲戚关系,便向平儿打听。平儿先看到来头,也猜测八九定是相亲的。“但是二爷不在家,大太太作主,到底不知道是哪府的。如果真是对头亲,不该这样相看。看看那几个人的来头,好像不像是本支王府的,好像是外头的路数。如今暂且不用和姑娘说明,先查清楚再说。”
平儿心中留心打听。那些丫环婆子都平儿使过的,平儿一问,所有听到外面风声的人都告诉了她。平儿便没了主意,虽然没和巧姐说,便赶紧去告诉李纨宝钗,请求他们两个告诉王夫人。王夫人知道这事不好,便和邢夫人说知。怎奈邢夫人相信了兄弟和王仁的话,反而怀疑王夫人的不是好意,就说:“孙女也大了,现在琏儿不在家,这件事我还做得主。况且是他亲舅爷爷和他亲舅舅打听的,难道倒比别人不真么!我横竖是愿意的。倘若有什么不好,我和琏儿也抱怨不着别人!”
注释与赏析:
- 关键词:
- 诰命:古代帝王或皇后给功臣或有功之臣的封赠,表示其地位尊贵。
- 宫人:宫中的女官或宫女,这里指代的是一些身份尊贵的女性。
- 王府:封建社会的高级官员或贵族居住的地方。
- 诗句释义与背景分析:
- “那日果然来了几个女人”:描述了一个特定的场合,几个特定身份的女人突然出现在场景中。
- “艳妆丽服”:形容女子打扮得非常漂亮。
- “邢夫人接了进去”:邢夫人亲自去迎接这些女性进入家中。
- “叙了些闲话”:双方进行了一些闲聊。
- 情感与态度表达:
- 通过平儿和其他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和社会压力下的人物心理活动。
- 平儿的不安、疑惑以及最终的求助反映了人在面对权威和传统习俗时的挣扎和无奈。
- 社会文化背景:
- 这段文字反映了《红楼梦》中对于家族伦理、社会阶层和权力结构的一种深刻剖析。
- 文学手法及象征意义:
- 通过具体的事件描写,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社会关系的微妙变化。
- 使用宫廷背景和高贵女性的出现作为隐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