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中兴年,未治民,先治兵,溯建旄湘渚,飞舰汉皋,洗甲潼门,扬旌桂岭,以至浙江底定,粤海遄征,五六省灌燧销烽,独据南岳风云,跌荡功名题册府;
千秋遗爱地,夷大难,布大惠,看负箧生徒,荷锄农女,载途宾旅,归市工商,即如吏亦冰行,军犹纩挟,十一郡铭碑诔社,来就西湖山水,携扶童叟拜神旗。
【诗句】
百战中兴年,未治民,先治兵,溯建旄湘渚,飞舰汉皋,洗甲潼门,扬旌桂岭,以至浙江底定,粤海遄征,五六省灌燧销烽,独据南岳风云,跌荡功名题册府;
千秋遗爱地,夷大难,布大惠,看负箧生徒,荷锄农女,载途宾旅,归市工商,即如吏亦冰行,军犹纩挟,十一郡铭碑诔社,来就西湖山水,携扶童叟拜神旗。
【译文】
在百战中兴的年代里,我们没有治理好百姓,却先治理好军队。回顾过去的征战历程,从建立旌旗的湘水之滨到飞驰的军舰和汉皋,洗净盔甲在潼门,扬起旗帜在桂岭,一直到浙江平定了叛乱,广东迅速出发,五、六个省份的烽火被熄灭,只有南岳山依旧风云变幻,跌宕起伏,书写着辉煌的功名。
在千秋流传的爱戴之地,我们消除了大困难,施行了大恩惠。看那些背着箱子的学生和拿着锄头的农民,以及行走在路上的客人和商贩,他们回到了市场和商店,就如同官吏一样清正廉洁,像军队一样坚毅无畏,十一个郡都有刻着铭文的纪念碑和赞美社庙的碑文。他们都来到美丽的西湖边,带着儿童和老人一起向神祠献礼。
【注释】
- 百战中兴年:经历过多次战斗后重新恢复安定的局面。
- 未治民:没有首先处理民众的问题。
- 先治兵:首先治理好军队。
- 溯建旄湘渚:追溯到建立军旗的湘江之滨。
- 飞舰汉皋:快速通过汉皋。
- 洗甲潼门:清洗盔甲在潼关。
- 扬旌桂岭:飘扬旗帜在桂林。
- 浙江:指浙江省。
- 粤海:广东海域。
- 灌燧销烽:用火攻的方法烧毁敌人的营帐。
- 独据南岳风云:独自占据南岳山的风云变化。
- 跌荡功名题册府:经历波折而名声显赫。
- 千秋遗爱地:留下千年的恩惠。
- 夷大难:消除重大困难。
- 布大惠:施予大恩惠。
- 看负箧生徒:看着背负书箱的学生。
- 荷锄农女:拿着锄头的女农。
- 载途宾旅:路上的客人和旅行者。
- 即如吏亦冰行:即便是做官的人也要清廉如同冰一般纯洁。
- 军犹纩挟:军队仍然像裹着棉花一样温暖。
- 十一郡:十个郡的行政区划。
- 铭碑诔社:立有碑文赞颂社庙。
- 来就西湖山水:来到美丽的西湖边。
- 携扶童叟:携带着小孩和老人一起参拜。
【赏析】
这首诗是蒋益澧祠堂联,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深深的忧虑和期望。诗中描绘了历史上的战事场景,以及战后的恢复和建设,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