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史策,溯贤良,有若姚宋,有若房杜,有若萧曹,何代无才,盖世经纶相伯仲;
听鼓鼙,思将相,孰为韩彭,孰为褒鄂,孰为岑邓,古人可作,掀天勋业论英雄。
【注释】
披史策:翻阅史书。姚宋:指西汉的张良、韩信,二人都是汉刘邦的重要谋臣。房、杜:指唐代的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辅政大臣。萧曹:指西汉的萧何、曹参,他们都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辅佐者。何代无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人才出现。相:辅助,辅佐。伯仲:兄弟,并列。孰为……孰为……:谁是谁……的。韩彭:指汉初的名将韩王信和彭越。褒、鄂:指西汉初年的大将樊哙和灌婴(灌婴原为沛公刘邦的部将),后升任楚将,被封为列侯。岑邓:指西汉初年的大将岑彭和周盈(周盈原为项羽部将,后来归顺了汉高祖)。掀天勋业:形容功高震主。论英雄:评说英雄人物。
【赏析】
此诗首联赞颂古代贤人,用“有若”三字作比,突出其才智非凡。“有若姚宋,有若房杜,有若萧曹”,分别指历史上有名的三位谋士,他们在汉朝和唐朝都曾辅佐过杰出的君主。诗人通过这种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
颔联进一步赞扬古代将领的英勇与才能。“听鼓鼙,思将相”一句,描绘了一幅士兵们听到战鼓的声音就联想到将帅们的英姿飒爽的画面。这里的“鼓鼙”泛指军鼓,代表着军队;“将相”则指的是统帅和将领。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将领们在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
颈联转而赞美古人的英雄事迹和伟大成就。“孰为韩彭,孰为褒鄂,孰为岑邓”三句,分别指汉初的著名将领韩王信、樊哙、灌婴和周盈等人。诗人通过这种列举的方式,展示了他们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取得的巨大功绩。
尾联以议论的方式总结全诗。“掀天勋业”四字,形容这些将领们取得的功勋如同翻腾的云彩般壮观。同时,诗人通过对“英雄”一词的反复使用,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人、将领的赞美,展现了他们的卓越才华和英勇事迹。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说,表达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