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陵山馆三百墨,妒君一纸葵花色。
何不赠归羽陵山,置已汉玉秦金侧。
羽陵山馆三百墨,妒君一纸葵花色。
嫉妒你用三百个墨点在山馆的墙壁上作画,画的是一朵葵花,颜色鲜艳像夏天的阳光。
何不赠归羽陵山,置已汉玉秦金侧。
为什么不把画送给回乡的羽陵山,把它放在汉朝的玉石和秦国的金子旁边呢?
注释:丁道护:即丁道护,字子安,唐代书法家。法师碑:是唐初书法家李嗣真所刻的《玄秘塔碑》。狂书一诗(丁亥):指丁道护为李嗣真书写的《玄秘塔碑》上的题诗,丁道护当时正与李中丞有仇隙,所以写诗嘲笑他。羽陵山馆:在今陕西岐山东北。羽陵山,即凤翔县东南四十里的凤翔山,因山上有凤凰台而得名。墨:这里指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三百”,夸张之词。“妒君”,指丁道护嫉妒李中丞。“一纸”,指一幅。“葵花”,葵菜花。“妒君”句,说丁道护妒羡李中丞的才气,竟以三百墨在山馆墙上作画,画的是一片葵花,色彩鲜艳夺目。“何不”,为什么不。“送归羽陵山”,把画送给回乡的羽陵山人。“置已汉玉秦金”,把画放在汉朝的玉石和秦国的金块旁边。“汉玉秦金”,泛指贵重的财物。“汉玉秦金”,泛指贵重的器物。“羽陵山馆”,即山馆,在今陕西凤翔县。“羽陵山”,即凤翔山。“三百墨”,形容数量多。“妒君”,指丁道护妒羡李中丞。“一纸”,指一幅。“葵花”,葵菜花。“妒君”句,说丁道护妒羡李中丞的才气,竟在山馆墙上画了一幅葵花图。“何不”,为什么不。“送归羽陵山”,把画送给回乡的羽陵山人。“置已汉玉秦金”,把画放在汉朝的玉石和秦国的金块旁边。“汉玉秦金”,“汉玉”,指汉代的玉器;“秦金”,指秦代的金块。“羽陵山馆”,即山馆,在今陕西凤翔县。“三百墨”,形容数量多。“妒君”句,说丁道护妒羡李中丞的才华,竟在墙上画了一幅葵花图。“何不”,为什么不。“送归羽陵山”,把画送给回乡的羽陵山人。“置已汉玉秦金”,把画放在汉朝的玉石和秦国的金块旁边。“汉玉秦金”,指汉朝和秦国的贵重物品,借指财富。“羽陵山馆”,即山馆,在今陕西风翔县。“三百墨”,形容数量多。“妒君”句,说丁道护妒羡李中丞的才华,竟在墙上画了一幅葵花图。“何不”,为什么不。“送归羽陵山”,把画送给回乡的羽陵山人。“置已汉玉秦金”,把画放在汉朝的玉石和秦国的金块旁边。“汉玉秦金”,指汉朝和秦国的贵重物品,借指财富。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中的李中丞,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李中丞。丁道护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但因为与李中丞有过节,就写下这首诗来讽刺他。诗中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丁道护作画的情景,并以此比喻他的书法,最后用反语讽刺他的行为。全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既表达了对朋友的不满,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