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尊隐有高文,猿鹤真堪张一军。
难向史家搜比例,商量出处到红裙。
【注释】己亥:清代康熙帝的年号。杂诗:一种自由诗体,内容不拘一格。其二百四十一:指纪昀《四库全书》中的《己亥杂诗》第二百四十一首。
【译文】少年时代就尊奉隐士高文的志向,猿鹤真的堪为张一军的勇将。难于在史书中搜寻比例,商量出出处到红裙。
【赏析】纪昀是乾隆皇帝宠信的大臣,一生官运亨通,仕途顺利。他在晚年写下了这首七绝,自述自己的功业、经历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全诗分为三段:第一段回忆早年的抱负与理想;第二段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看法;第三段抒发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和态度。
纪昀在诗中自称“少年”,表示他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他立志要像古代隐士那样,隐居山林,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境界。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相当普遍,但真正能付诸实践的却不多。纪昀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评论历史人物。他认为,像曹操这样雄才大略的人物,虽然有篡汉夺位之嫌,但他的功绩不可抹煞。相比之下,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的小人则更是不堪一击。这反映了纪昀对于历史上不同人物的不同评价,也体现了他的历史观。
纪昀以“难于在史书中搜寻比例”结尾,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复杂性的认识。他意识到,历史事件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简单的黑白标准来评价。因此,他在这首诗中更多地强调了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这首诗通过纪昀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评价和思考。他既看到了历史的光辉一面,也批判了历史的阴暗面。这种历史观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