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流传百轴刊,皤皤国老尚神完。
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先秦伏胜看。
【注释】
己亥:清康熙五十九年。百轴刊:指《百子全书》的刊刻。
三公:指汉朝的丞相萧何、御史大夫张苍、太尉周勃。
伏胜:西汉人,曾为秦朝博士,精通《尚书》,后归汉,为文帝讲学,传授《尚书》给陆贾等。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以书评的形式来表达对书画艺术的见解。诗人认为,书画是“百轴刊”之书,是“国老”之笔,所以其神采奕奕。然而,他更看重书画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境界。《尚书·洪范》曰:“天子听内史(即太史令)献可替否,退考制度,日听五臣,考于外史。”可见,“三公”是皇帝的顾问,而“国老”则是国家的重要谋士。诗人把书画比作古代的“国老”,意在赞扬书画的作者。
首句“四海流传百轴刊”,指出了书画的传播面之广,流传至今已有很多年了。次句“皤皤国老尚神完”,则表明书画家的精神境界非常高。这两句是第一层意思。
第三句“谈经忘却三公贵”,是第二层意思。这里的“谈经”,是指谈论儒家经典。诗人在这里强调的是思想内容,而不是形式上的华丽。
末句“只作先秦伏胜看”,则是第三层意思了。伏胜是西汉初年的人,曾经向文帝讲授《尚书》。诗人用这个典故说明,书画家的作品虽然可能比不上伏胜,但他们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却不亚于伏胜。
层层深入,层层推进,最后得出了书画家作品的价值所在,表达了诗人对书画艺术的高度赞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