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干劳问又江干,恩怨他时邸报看。
怪道乌台牙放早,几人怒马出长安。
注释:
- 河干劳问,指在京中任职时,曾到河边慰问。
- 江干,即杭州。龚自珍在道光十九年(己亥)辞官南归途中,曾往返于杭州与京师之间。
- 恩怨他时,意指将来有机会再评说。
- 邸报,古代朝廷的公告、奏章和谕旨等文书,这里比喻未来的历史记载。
- 乌台,指御史台,是古代中央监察机关所在地。
- 牙放,指官员任免的公示。
- 怒马,喻指志气高昂的人马。
- 长安,当时北京的别称,也是清朝的政治中心。
译文:
在京中任职时,我曾到河边慰问,那时的江干,如今已经成了我的故地。我听说了那些恩怨事,都写在了历史的邸报里。曾经听说那些官员们因为政治原因被贬黜,但又有几人能够骑马出长安呢?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和政治斗争的深切忧虑。龚自珍身处一个动荡的时代,面对朝廷的黑暗和社会的腐败,他深感愤慨。然而,他也深知改革的困难和阻力。因此,他的诗句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悲观。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