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山色,扬子江声,一样石盘陀,金粟前身香案吏;
阳羡春茶,兰陵美酒,四围花世界,芙蓉新社水仙王。

【诗句】

  1. 太湖山色,扬子江声,一样石盘陀,金粟前身香案吏;
  2. 阳羡春茶,兰陵美酒,四围花世界,芙蓉新社水仙王。

【译文】
太湖的青山绿水,扬州的扬子江波涛汹涌,一样的石头在岸边盘桓,那是曾经的香案吏,如今却化作了金粟。
春天里,品尝着阳羡(地名,今江苏宜兴,产茶)的春茶,品味着兰陵的美酒,四周都是盛开的花朵,如同一个美丽的水仙王,享受着这个美好的世界。

【注释】

  • 太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北部,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扬子江:长江下游支流之一,古时称为江、淮、徐、泗等,因流经扬州而得其名。
  • 石盘陀:形容岩石的形状像盘陀(一种佛教用语,指转轮圣王或菩萨的化身)一般,这里可能是指太湖上的某个著名景点。
  • 香案吏:古代官员上朝时跪坐在香案前处理政务的角色,这里指代曾经的官员身份。
  • 金粟:金色的稻穗,这里可能是指太湖边的稻田景色或者与太湖有关的农作物。
  • 阳羡春茶:指的是产于宜兴市阳羡镇的春季茶叶,有“江南第一茗”之美誉。
  • 兰陵美酒:指产自山东临沂的兰陵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美酒。
  • 花世界:形容四周都是花丛或花卉环绕的场景。
  • 芙蓉新社水仙王:指春天时节,水仙花开得正盛,如同新的社会组织一般充满活力和生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太湖山色和扬子江声,以及阳羡春茶和兰陵美酒的画面,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通过对石盘陀、金粟等关键词的运用,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相结合,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追忆。同时,诗中还通过描绘花世界和水仙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