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苔铜井绿,西不菖蒲潭。
芳草迷行屐,梅花覆小庵。
白云疑度涧,香气欲浮岚。
不遇文殊老,牵门上竹蓝。
【注释】
菖蒲潭:水边长有菖花的深潭。赩(yǎn)山上人:指隐居山中修行的僧人。莓苔:一种青苔。
铜井:铜质井栏,泛指井。绿:绿色。西不菖蒲潭:西边没有菖浦的深潭。芳草:香草,即菖蒲。迷:迷失。行屐:行走时穿的木制拖鞋。梅花:指梅花庵。覆:覆盖、遮挡。小庵:简陋的庵堂。
度:从……处越过。涧:溪流。岚:山间薄雾。
不遇文殊老:没有遇见那位隐居山林的高僧。文殊: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智慧著称。
牵门上竹蓝:攀爬竹篱进入庵门。
【赏析】
这是一首写访道遇僧而未能见到的七言绝句。首联点明访道的地点和时间,颔联写所见的景色,颈联写所感之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的失望心情。全诗构思缜密,层次分明,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颇有禅趣。
“菖蒲潭访赩山上人不遇”一句是此诗的起兴之笔。诗人首先点明了自己要访问的是赩山上的隐士,地点是有名的菖蒲潭,时间是在春天。
“西不菖蒲潭”,意思是说西面没有菖蒲潭了,可见当时此地已是枯水季节,或因为上游放水的缘故。“芳草迷行屐”,是写诗人在寻访过程中所见的一片芳草,它们茂盛地生长着,连他穿木屐行走时都几乎被它们掩没,足见这片草木之多。诗人用“迷”字形象地写出了草木茂密的情景。
“梅花覆小庵”,写的是诗人来到一处地方,看见一座小庵,庵内种满了梅花,这又是一个意外的惊喜。“白云疑度涧,香气欲浮岚。”这两句是对眼前景物的具体描绘。“白云”二字既写出了天空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因为白云往往让人联想到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诗人在这里用了“疑”字。“香气欲浮岚”,则形容了花香飘忽不定,仿佛随时都要随风飘到山岚之上,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欲浮岚”的“欲”字用得很巧妙,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也表现出他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然而好景不长,“不遇文殊老,牵门上竹蓝”。最后两句是写诗人的遗憾。“文殊老”暗指南山寺中的高僧文殊,“文殊”一词在这里并不是指佛教中的文殊菩萨,而是指隐居山林的高僧。“牵门上竹蓝”一句,则写出了诗人无法进入庵堂的无奈之情。这里的“竹蓝”指的是竹篱笆。“牵门”则表明了诗人攀爬竹篱进入庵门的艰难过程。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寻访过程,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