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矶千丈蔽天宇,长年日晚忽停橹,月逆行云吞复吐。
虎伥啼过断人声,丛莽中间伏强弩。
【注释】
危矶:险峻的礁石。千丈:极高。蔽:遮盖。天宇:天空。长年:常年。日晚:天黑。忽停:忽然停止。月逆行云吞复吐:月亮倒挂,云雾时吞时吐。虎伥:指老虎。伥:伥鬼,为虎作伥的人。断人声:阻断人的喧哗声音。丛莽:草木茂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西赣江十八滩中所作,诗中写景、叙事、抒情,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危矶千丈蔽天宇”,首句便勾勒出一幅壮阔的画面,写出了江水之湍急,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接着写江上所见:“长年日晚忽停橹,月逆行云吞复吐。”此二句写江上所见之景。“长年日晚”点明时令,说明时间之久;“忽停橹”则突出了舟行之速,突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受。“月逆行云吞复吐”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把云比作有生命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云的变幻莫测和不可捉摸。全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三、四两句描写的是船夫在江边捕鱼的情景,“虎伥啼过断人声,丛莽中间伏强弩”。这里用“虎伥啼过断人声”写江边渔夫捕鱼的情景,“虎伥”即老虎的鬼魂,“伥”原意是为人引路的狗,引申为受人驱使而甘愿为奴仆的人。这里借指被老虎杀死的人的鬼魂,用来表达对江中渔夫的同情。“丛莽间伏强弩”写江边草丛中埋伏着一张强弓弩。“强弩”,即强弓弩,形容张得又紧又密,射箭的力量很大。“虎伥啼过断人声,丛莽中间伏强弩”,这两句诗写得十分形象逼真,既表现了江中渔民的悲惨遭遇,也表现出诗人对渔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形象鲜明,富有民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