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易倾不夜之圆月,有金难铸不谢之名花。
秦川公子发大笑,偏与花月争豪奢。
左秦筝,右琵琶,九枝蜡烛光如霞。
青蛾皓齿两行列,袖拂红牙低按节。
初调縆朱丝,峡口春冰裂。
再弹捍拨齐,铃声雨淋咽。
江妃汉女玦环鸣,相和筝琵同撇捩。
俄惊双凤凰,飞上梧桐冈。
啁啾屏尽百鸟喧,雍雍和鸣向朝阳。
逡巡换宫商,倏忽移角徵。
朔风应手卷惊沙,白草茫茫雁声死。
饮恨羁臣击剑歌,裹创战士闻笳起。
凄断故园心,扰破离人耳。
停弦两两寂无声,纤纤怜杀春匆指。
天孙织锦作缠头,五色彩云遗彼美。
花残月落不忍归,卷下珠帘隔千里。

【注释】

余锦泉:即张余锦泉,字子厚,江西人。席:坐席。姬:女子的美称。琵琶筝:琵琶与筝都是乐器。有酒易倾:意思是说有美酒容易倾泻。不夜之圆月:指圆月之夜的欢乐。有金难铸:比喻名声是金子般贵重。不谢之名花:比喻名誉如花儿一样永不凋谢。秦川:指长安。公子:这里指张子厚。发大笑:大笑,表示高兴。偏与花月争豪奢:偏要和花天月地的豪奢相媲美。左秦筝,右琵琶:左边是弹奏秦筝,右边是弹拨琵琶。九枝蜡烛光如霞:九个烛台,蜡烛的光亮像晚霞一样。青蛾皓齿:形容美女的眉毛青黑,牙齿洁白,两行列:指排列成行列。袖拂红牙低按节:用袖子拂动红色的象牙拍子,低声轻按乐谱的节奏。縆朱丝:调弄着红色丝弦。峡口春冰裂:春天里峡谷口的冰块被琴声震得裂开。再弹捍拨齐:第二次弹奏时,所有的乐器都同时发出声响。铃:钟铃。雨淋咽:像雨水般淅沥的声音。江妃汉女玦环鸣:指音乐中江水、汉水的女子发出的玉佩和环佩的声音。相和筝琵同撇捩:相互配合的弹奏筝和琵琶,声音互相交织。俄惊双凤凰,飞上梧桐冈:忽然间,两只凤凰从空中飞翔到梧桐冈上。啁啾:鸟叫声。屏尽百鸟喧:把周围的一切鸟儿的声音全屏除了。雍雍和鸣向朝阳:和谐的乐曲伴随着朝霞一起升腾而起。逡巡:慢慢地。换宫商:改变乐曲的宫音、商音,指演奏不同曲调的曲子。倏忽:忽然之间。移角征:移动乐曲中的角音和徵音。朔风应手卷惊沙:北风随着手指的触动刮起了尘土。白草茫茫雁声死:大雁在白蒙蒙的大地上发出凄凉的叫声。饮恨羁臣击剑歌:悲愤的囚徒们击打着剑来歌唱。裹创战士闻笳起:受伤的战士听到笳声而起身。凄断故园心,扰破离人耳:使人悲伤的心肠,破坏了别离的人的心情。停弦两两寂无声,纤纤怜杀春匆指:停止演奏时,只听见两个琴瑟声在寂静中轻轻地响起,好像爱惜春天匆匆离去的手指一样。天孙织锦作缠头,五色彩云遗彼美:天上仙女织造的五彩云彩,用来给她们美丽的外表做装饰。花残月落不忍归,卷下珠帘隔千里:花儿已残,月亮也已落下,她不忍心回家,只好把珠帘卷起来隔着千里远眺望。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歌舞场面的诗,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之情。诗中通过写景、抒情、写事、摹声等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宴会上的盛况,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有酒易倾不夜之圆月”,意思是说有美酒就足以令人陶醉,不必等到月亮升起,人们可以尽情地畅饮直到天亮。“有金难铸不谢之名花”则是指名贵的花朵即使被毁坏也不会失去它的美丽。这两句诗以酒和名花为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之情。

“秦川公子发大笑,偏与花月争豪奢。”秦川公子指的是一个有钱有势的人物,他在这里大声嘲笑,与花月争比豪奢。这里的“花月”既指美好的景色,又代指宴席上的各种娱乐活动。“偏与花月争豪奢”则是指这个人物不顾身份地位,也要与花月相比高低,表现出一种不拘小节、追求奢华的性格。

接下来四句诗描绘了宴席上的热闹场景:左手边是弹奏秦筝的女子,右手边是弹奏琵琶的男子,九枝蜡烛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房间。接着,他们开始演奏美妙的音乐,歌声悠扬,宛如春日里的江水和汉水之滨的女子发出的玉佩和环佩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支优美的交响乐,让人听了陶醉不已。

然而突然之间,两只凤凰从空中飞翔到梧桐冈上,它们的美丽与威武让在场的人们惊叹不已。接着,欢快的音乐响起,节奏明快地演奏着各种乐曲,如同雨滴落在地面上那样清脆悦耳。最后,宴席上的人纷纷站起来,击打着手中的剑来歌唱,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上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欢快舞蹈、高歌猛进的场面的描述,展现了唐代盛世时期的繁荣与繁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虽然充满了欢乐气氛,但却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忧伤之情。这种忧伤源于离别之情,因为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