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千崖上,欹斜一径寒。
水声喧脚底,山色涌眉端。
此地不来久,故人相见欢。
探幽还未遍,那得坐盘桓。

【注释】:

忍草庵——即杨筼谷的隐居之所,位于今江西上饶市广丰区。

杨筼谷——名不详,据传为唐代诗人,隐居于忍草庵。

侄颖伯——即杨筼谷之子,名不详。

突兀千崖上——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参差不齐。

欹斜一径寒——指山路曲折蜿蜒,两旁草木丛生,显得幽静而寒冷。

水声喧脚底,山色涌眉端——形容山水相映,声音和色彩交相辉映。

此地不来久,故人相见欢——表达了作者对忍草庵的向往之情以及与故人相聚的喜悦。

探幽还未遍,那得坐盘桓——意在表达作者尚未游览忍草庵的所有美景,因此不能长时间逗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忍草庵风景的七言绝句。全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忍草庵周围的山水景色,以及作者对忍草庵的喜爱之情。

首句“突兀千崖上”,通过“突兀”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入云。接着,“欹斜一径寒”一句又通过对山路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寒冷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忍草庵周边的自然风光,也透露出作者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水声喧脚底,山色涌眉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忍草庵周围的自然景观。水流潺潺,仿佛在脚下轰鸣;山色斑斓,仿佛在眼前涌动。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忍草庵之中,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魅力。

最后两句“此地不来久,故人相见欢”,表达了作者对忍草庵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与故人的相聚之喜。这两句诗既是对前文景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憧憬。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期待,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忍草庵的自然景观,并通过对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忍草庵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意境深远、韵味无穷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