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来游带月归,东坡行处证依稀。
鹘巢瞰树摩苔碣,鹤梦横江掠羽衣。
夜话承天闲有味,春寻安国近相依。
义尊还似当年意,座上诗成酒共挥。
去县日,僚友饯于黄州二赋堂,泛舟赤壁留别
赤壁来游带月归,东坡行处证依稀。
鹘巢瞰树摩苔碣,鹤梦横江掠羽衣。
夜话承天闲有味,春寻安国近相依。
义尊还似当年意,座上诗成酒共挥。
注释:赤壁(kū jì)指位于湖北省黄州市西南的赤鼻矶(jiǎ),这里泛指赤壁一带。苏轼曾在此题过名作《赤壁赋》。“来游”即来访。苏轼在黄州任上时,与陈师道、陈慥兄弟交好。陈师道是苏门学士,陈慥号“定惠”,是苏轼弟弟。他们常在一起饮酒、吟诗。苏轼因事被贬到黄州,陈师道也随同来到黄州,两人朝夕相处,十分要好。作者与友人泛舟赤壁,写下此诗。苏轼曾为赤壁题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即《念奴娇·赤壁怀古》。此处指苏轼的《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文。东坡(dōng bó):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曾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等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到黄州。行处:经过的地方。依稀:模糊隐约的样子。鹘(hú):一种猛禽。鹘巢瞰树摩苔碣:鸷鸟筑巢于树巅瞰视,其爪抓地之痕摩挲着石碑上的苔藓痕迹。鹘巢:鹰巢。摩:抚摸。碣:碑刻。这句意思是说,苏轼曾在赤鼻矶建亭台以供游赏。鹤梦横江:比喻诗人的诗句像鹤飞翔于长江之上一般。鹤梦:指诗人的诗篇。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江天一色,皎月当空,诗人乘船横渡长江,犹如一只白鹤飞越江面。这句是说,诗人的诗如鹤飞过江面,纵横自如。这句的意思是说,苏轼曾为赤鼻矶题写的碑文,至今犹存。夜话承天闲有味:承天楼:在今黄州府治西门外,是当时州城最高建筑之一。苏轼和陈师道经常在此饮酒作诗,故称“承天”。承天闲有味:承天楼上闲谈,很有兴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承天楼闲谈,很有兴趣。春寻安国:安国寺,在黄州城内。苏轼与弟苏辙曾一起到黄州拜访友人李公麟,并游览了安国寺。这句的意思是说,春天的时候,我也曾到安国寺去寻找旧友李公麟。相依:相互依靠,相互依赖。义尊:指朋友。当年:指当年的朋友,指苏轼与陈师道、陈慥兄弟。还似:还是象当年一样。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苏轼对朋友的感情还是像当年一样深厚。座上诗成酒共挥:座上:在座的宾客中。诗成:指写就了诗歌。共挥:一起举杯畅饮。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座诸位文人雅士都写就了诗歌,于是我们一起喝酒畅饮。赏析:这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重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自我解嘲。首句写他来到黄州不久就被贬到了这里,而他的老朋友陈师道却和他一起来到了黄州。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所以苏轼对这个地方有着很深的感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赤壁,就是在这里的赤鼻矶上。第二句通过“来游”二字,点明了他被贬的原因。他曾经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最终被贬到黄州。第三句描绘了他与朋友们在黄州的生活场景。他们常常在承天楼上饮酒作诗,有时还会一起游玩到安国寺寻找旧友。第四句则表现了他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他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他可能无法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第五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友情的珍重。即使身处困境,他仍然保持着对朋友的关心和思念。第六句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就像那江边的白鹭一样,自由自在。尽管他已经离开了京城,但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才华和志向。第七句则再次提到了他的老朋友陈师道和陈慥兄弟。他们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给他带来了很多欢乐。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事件的总结。他认为,尽管自己已经被贬到了黄州,但这个决定并没有对他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反而让他有机会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和历史。同时,他也感谢那些曾经支持过他的朋友们。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感情和哲理的诗篇。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还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