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龄失怙兴悲,门祚衰微,赖吾母总持内外,代严亲之抚养者有年,兼明师之教育者有年,孤露幸成人,方期作善降祥,苦节定能膺上寿;
壮岁谋生糊口,经营奔走,怅频番隔别庭闱,拟绰楔以请旌而未果,欲斑衣以舞彩而未果,蹉跎逾半世,从此终天抱恨,寸心无计报春晖。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考生理解诗句大意,掌握诗歌思想感情。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过朗读,了解诗歌的大意,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圈出相关诗句,然后结合诗作中的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情感。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即在翻译后给出原句和注释。因此,考生首先要将整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再根据注释进行翻译,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本题中要注意的关键词有:“髫龄”“门祚衰微”等。

【答案】

(一)

髫龄失怙兴悲

门祚衰微,赖吾母总持内外,代严亲之抚养者有年,兼明师之教育者有年,孤露幸成人,方期作善降祥;

(二)

壮岁谋生糊口

经营奔走,怅频番隔别庭闱,拟绰楔以请旌而未果,欲斑衣以舞彩而未果,蹉跎逾半世,从此终天抱恨,寸心无计报春晖。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之作。全诗分为四联。上四言母抚儿成长,下三言儿学成归家而母已故去,最后三言母死之后儿的哀叹。诗人借挽词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和深切悲痛之情。

第一联“髫龄失怙兴悲”是说幼时失去依靠而心生悲伤。“髫龄”,指童年时期。“兴悲”,指因失去依靠而感到悲伤。

第二联“门祚衰微,赖吾母总持内外”意思是家门衰落,全靠我的母亲支撑内外。“门祚衰微”,指家门衰落。“总持内外”,指主持家中内外事务,这里用典,出自《晋书·王导传》,指辅佐晋元帝,使司马睿得以立足江东,建立东晋政权。“严亲”,指父母。“抚养”,养育。“明师”,指教师。“教育”是指教育孩子。“孤露”,“指孤儿寡母或孤儿一人。“幸成”,指有幸长大成人。

第三联“壮岁谋生糊口”意思是成年之后谋生度日。“谋生糊口”,指谋生度日。“经营”,指筹划安排,这里是说为生活所迫四处奔波,谋求生计。“惆怅”,形容心情烦闷不安,这里指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频番”,多次、屡次。“隔别庭闱”,指分别离开家门,远离亲人居住的地方。“拟绰楔以请旌而未果”,想用木楔来代替门扇,请求旌旗作为装饰,但最终未能实现。“绰楔”,指插在地上用来代替门的物件。“请旌”,指请求旌旗装饰,这里用典,出自《汉书·龚胜传》,指请求皇帝赐封爵位。

第四联“欲斑衣以舞彩而未果”意思是想穿上五彩缤纷的衣服跳舞庆祝,但是没有实现。“斑衣”,指五彩斑斓的衣服。“舞彩”,指穿着五彩衣服跳起舞蹈来庆祝。

第五联“蹉跎逾半世,从此终天抱恨”意思是已经度过了半个人生,从此终生抱恨。“蹉跎”,形容时间白白地过去。“半世”,指半个人生。这句意为已经度过了半个人生。“终天”,指终生。抱恨,指抱着遗憾。

第六联“寸心无计报春晖”意思是心中没有一点办法报答春天的恩惠。这里的“春晖”指的是母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当时作者在河南府任功曹参军,与友人游城南庄别墅。孟郊一生坎坷不平,屡试不第而又不得举荐,其妻也早逝,所以诗中既有伤时之感,又有感己之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