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野早空群,跻九列之列,联炳千秋之著作,回思琼林俦侣,似君能有几人,况易名更荷殊荣,堪与元和遥接武;
秦关重聚首,望觚棱而陨,涕撄锋镝而惊心,频年珂里栖迟,惠我常贻数字,讵噩耗遽传永诀,翻劳宋玉赋招魂。

【注释】

  1. 冀野:指京城。
  2. 跻:升,登。
  3. 联:与。
  4. 琼林:唐时翰林院在长安城中,故称翰林为“玉林”,亦称“琼林”。俦侣:同伴。
  5. 元和:唐朝宪宗年号(公元806-820年),宋玉赋《招魂》见于本诗末句。
    【译文】
    京城早空了,登上九列的台阶,联合着炳耀千秋的著作,回忆起与君的群贤相聚,似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何况易名为高曦亭,又蒙受荣宠,堪与元和时代遥相辉映;
    秦关重聚首,望见觚棱而陨落,涕泪沾湿锋镝而惊恐;频年珂里栖迟不归,常得到你赐我的文字,谁知噩耗遽然传来永别,翻劳宋玉赋《招魂》。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挽”字起笔,点出了送别的对象——高曦亭。
    开头二句写诗人在京中与高曦亭的交往。诗人对高曦亭的才学十分推崇,他不仅多次登门求教,而且还把高曦亭引荐给当时的权贵。这里,诗人用“联炳千秋之著作”“况易名更荷殊荣”两句,表达了对高曦亭的赞美之情。
    后四句则是全诗的重点,主要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回思琼林俦侣”,诗人想起了与高曦亭一起同游翰林院,共同研讨学术的情景,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然而,现在却要分别了。想到自己将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作官,而高曦亭却不能随行,诗人不禁黯然神伤。
    “况易名更荷殊荣,堪与元和遥接武”,诗人感叹道,如今高曦亭虽然改名为高曦亭,但仍然受到皇上的厚待,而且还能像元和时代的大臣一样享受荣耀和尊荣。但是,诗人想到高曦亭将要去外地做官,不能与他一同前往京城,就不禁感慨万分。
    “秦关重聚首,望觚棱而陨”,诗人想象着他们再次相聚的情景,那是多么美好啊!然而现在却只能远望京城,望着高悬的觚棱,心中不禁充满了悲痛。“涕撄锋镝而惊心”,诗人想到高曦亭将要遭受战乱的困扰和苦难,就不禁流泪满面。
    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用“翻劳宋玉赋招魂”一句,表达了他对高曦亭不幸遭遇的同情。高曦亭虽然才华横溢,但却不幸地遭到了小人的陷害,最终被贬谪到远方去。诗人对此感到十分惋惜,因此不禁想起了宋玉的《招魂》一诗来安慰自己。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高曦亭这一事件,抒发了自己的离别之情和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感人,语言简练生动,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