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通九万里,忠信涉波涛,不数凿空张博望;
著书成一家言,淋漓大手笔,此是起衰韩退之。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对郭嵩焘的赞誉之词,表达了作者对他持节通达、著书立说的高度评价。
- 持节通九万里
- “持节”指代的是郭嵩焘作为官员的身份。
- “通九万里”形容其官途广阔,能远达万里。
- 忠信涉波涛
- “忠信”是儒家的道德标准,表明郭嵩焘忠诚且诚信。
- “涉波涛”比喻他在仕途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同波涛汹涌。
- 不数凿空张博望
- “不数”意为不与众人相比,有独特之处。
- “凿空”原指在原有基础上开创新路,此处比喻郭嵩焘的创新之举。
- “张博望”指的是张骞通西域,这里比喻郭嵩焘开辟新路,贡献卓越。
- 著书成一家言
- “著书”指写书,即撰写著作。
- “成一家言”表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或理论体系。
- 淋漓大手笔,此是起衰韩退之
- “淋漓”形容书写时笔墨酣畅有力。
- “大手笔”指高超的才艺或伟大的成就。
- “韩退之”指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他的文章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
- 这里比喻郭嵩焘的文笔雄健有力,能够振兴文风。
赏析:
这首诗是对郭嵩焘的全面评价,既赞扬了他的政治功绩(持节通九万里,忠信涉波涛),又肯定了他的学术贡献(著书成一家言)。诗中通过对比“凿空张博望”与“韩退之”,突出了郭嵩焘的独特贡献和卓越才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郭嵩焘的崇高敬意和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