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受双戟单刀,长于葛洪者剑;
所谓粗块大脔,奄有陈亮之文。
【注释】
双戟,指两把长戟。单刀,指一柄长刀。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家,人称葛玄子,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镇江市句容区)人,著有《抱朴子》。“双戟”和“单刀”,比喻黄凤岐的文武才能。
所谓粗块大脔,奄有陈亮之文:所谓粗糙的石块和大块的肉。指陈亮的文章。“粗块大脔”形容文章写得雄健有力;“奄有”,占有;“陈亮”宋代文学家,字同甫,号白石,浙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借赞美黄凤岐的文武才艺而表达了自己的理想。
首联两句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黄凤岐的英勇形象。他既具有驾驭双戟、单刀的本领,又擅长挥剑如飞,勇武过人。颔联两句则进一步展示了黄凤岐的文才横溢。他认为黄凤岐的文笔犹如粗大的石块一般坚硬,又似大块的肉一样饱满,足以压倒一切对手,包括那位在文学史上独步天下的陈亮。
这首诗的意境宏大,气势磅礴,通过赞美黄凤岐的文武双全而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风云变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