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公系大局安危,我亦恤纬不遑,即事当为天下恸;
后世拜忠臣遗像,今日束刍致奠,去思犹作部民看。
【译文】:
如果像您那样能系念国家安危,那么我也会忧心忡忡不能安枕,当此之时应当为天下人痛哭流涕。
后世的人们拜谒忠臣的遗像,今日我们束刍来祭奠你,去时仍当作部民看待。
【注释】:
挽张之洞联:挽,是慰问、吊唁的意思。挽联是对死者或逝者生前所作所为的追忆和悼念。
公系大局安危:公,指张之洞;系,牵挂、关怀;大局,指国家大事;安危,指国家的安危。
我亦恤纬不遑:我,指作者自己;恤,忧虑、关心;纬,指张之洞;不遑
,无暇顾及;即事,面对当前的情况;当为天下恸,应为国家的危亡而悲痛。
即事当为天下恸:即事,面对当前的情况;恸,悲痛欲绝。
后世拜忠臣遗像:后人,指后来的人;拜,祭祀;忠臣,指张之洞;遗像,指他的遗像。
今日束刍致奠:今天,指今天;束,捆扎;刍,指柴草;致奠,献上祭品以示哀悼。
去思犹作部民看:去,过去;思,思念;作,看作;部民,指部下的百姓;看,看待。
赏析:
这首诗以挽联的形式,表达了对张之洞这位忠臣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中“如公系大局安危”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对张之洞忠诚报国的敬仰之情,又揭示了张之洞在国家大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亦恤纬不遑”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个人的关怀之情,又体现了张之洞为国家所做的牺牲和努力;“即事当为天下恸”一句,既表明了作者对张之洞的深深怀念之情,又展现了他为国家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崇高品质;“后世拜忠臣遗像”一句,既赞美了张之洞作为忠臣的形象,又暗示了人们对他的崇敬之情;“今日束刍致奠”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的深深怀念之情,又展现了他为国家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崇高品质。全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张之洞的赞美之情,又有对其为国家所作的牺牲和努力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