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湘中子弟,撑半壁河山,直捣秣陵巢,与诸君痛饮黄龙,论再造功,厥功不朽;
遵文正章程,作两江柱石,长依棠舍荫,感知己奔来白马,为天下哭,兼哭其私。
这首诗是曾国藩写给曾国荃的一封书信,表达了对曾国荃的赞赏和鼓励。
首句“率湘中子弟,撑半壁河山”,意思是率领着湘中的子弟们,支撑住半壁河山。这里的河山指的是国家的疆土,半壁则表示虽然国家受到一定的威胁,但是仍有一半的领土是稳固的。这表达了曾国藩对于曾国荃在战争中的贡献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第二句“直捣秣陵巢,与诸君痛饮黄龙”,意思是直接攻打秣陵城,和大家痛饮黄龙。秣陵是南京的古称,黄龙则是古代的一种酒,这里比喻的是胜利后的喜悦和庆祝。这句话表达了曾国藩对于曾国荃的胜利的期望,希望他能带领军队直接攻下秣陵城,和大家一起痛饮胜利的酒。
第三句“论再造功,厥功不朽”,意思是谈论再建功勋的事,功劳将永远不朽。这里的再造功指的是重建国家,厥功不朽则表示这样的功劳将永远被后人铭记。这是对曾国荃功绩的认可,也是对他未来的期望。
第四句“遵文正章程,作两江柱石”,意思是遵循文正的规章制度,成为两江的支柱。文正是指曾国荃的父亲曾文正公,这里是对他的赞誉。作为两江的支柱,意味着他要承担起重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句“长依棠舍荫,感知己奔来白马”,意思是长期依靠棠树的遮蔽,感谢那些像白马一样的知己。棠树在这里比喻的是曾国荃,白马则是他的知己。这句话表达了曾国藩对于曾国荃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于知己的珍视和珍惜。
第六句“为天下哭,兼哭其私”,意思是为了天下而哭泣,也为自己私事而哭泣。这里的天下指的是国家,私事则是指个人的私情。这句话表达了曾国藩对于曾国荃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敬佩之情。
这首诗的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曾国荃赞美和鼓励的书信。诗人首先赞美了曾国荃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然后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整首诗充满了对曾国荃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