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哲昆同署仙升,与文侄同年感逝,作督遍八州,遗爱及民,处处有碑皆坠泪;
念四海大任需才,念一身大恩未报,蜕形当十月,怆怀知己,茫茫何地着愁来。
【注释】
曾国荃:字湘重,湖南人。曾国藩部下大将。署理江苏巡抚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督遍八州:遍于八省。遗爱及民:对百姓有恩惠。
【赏析】
这首诗是挽曾国荃的,表达了作者对其深切怀念之情。全诗四句,前二句赞其政绩,后二句述其遗恨。首句赞曾公在江苏任上“与哲昆同署仙升,与文侄同年感逝”,即曾国荃和左宗棠(名左辅,号季高)同为官,而与他的侄子左宗棠同时去世。次句赞其政绩,说曾公“督遍八州,遗爱及民,处处有碑皆坠泪”。曾国荃曾率湘勇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又督办过苏皖赣三省军务。他治理地方,深得民心,因此各地立碑纪念他。第三句抒发诗人自己“念四海大任需才,念一身大恩未报”的感慨。“四海大任需才”,是指国家需要人才来担负重大的责任;“念一身大恩未报”,则指自己没有报答曾公的恩情。最后两句抒发诗人自己“蜕形当十月,怆怀知己,茫茫何地着愁来。”的悲痛心情。“蜕形”,指辞官归隐。“知”,通“智”。这里以“蜕形”比喻辞官归隐。“怅怀知己”指因曾公的去世而感到悲伤。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曾公逝世的无限悲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曾公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