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玉磬隔汀沙,宛在中央扣法华。
清响几番逾走浪,余音一缕袅浮槎。
泠然有意敲残月,静处无心击断霞。
独调宫商名利淡,此声应属老僧家。
法华清磬
悠悠玉磬隔汀沙,宛在中央扣法华。
清响几番逾走浪,余音一缕袅浮槎。
泠然有意敲残月,静处无心击断霞。
独调宫商名利淡,此声应属老僧家。
注释:
- 悠悠玉磬:意思是悠扬的玉磬声。
- 隔汀沙:隔着沙洲。
- 宛在中央:仿佛就在中央,形容声音清晰可闻。
- 清响几番逾走浪:指清脆的声音多次越过波浪。
- 余音一缕袅浮槎:指美妙的声音如同一缕轻烟飘过浮槎(一种木筏)。
- 泠然有意敲残月:泠然有节奏地敲着月亮,表示对月亮的喜爱和欣赏。
- 静处无心击断霞:在安静的地方无心地敲打天空中的霞光。
- 独调宫商名利淡:独自调节宫音和商音,追求名利淡薄的生活。
- 此声应属老僧家:这个声音应该属于老僧人的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法华寺内清磬声的诗。法华寺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为南朝梁天监年间智顗所建。这首诗通过描绘清磬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悠悠玉磬隔汀沙”,以“悠悠”形容声音悠扬,“玉磬”指的是法华寺内的法器,象征着庄严、神圣。“隔汀沙”则暗示了声音穿越水面,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法华寺内的清磬声,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三句“清响几番逾走浪,余音一缕袅浮槎”,进一步描绘了清磬声的特点。”清响”指的是清脆悦耳的声音,”几番逾走浪”则形容清脆的声音多次穿过波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清磬声的回荡效果。”余音一缕袅浮槎”则形容美妙的声音如同一缕轻烟飘过浮槎,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四句“泠然有意敲残月,静处无心击断霞”,则转向描写诗人自己。“泠然”有节奏地敲击着月亮,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和欣赏。”静处”则暗示了诗人在安静的地方敲打天空中的霞光,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安详。
最后两句“独调宫商名利淡,此声应属老僧家”,则将主题回归到法华寺的清磬声上。”独调宫商名利淡”意味着只有僧侣们能够懂得和欣赏这种声音,它代表着清净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对名利淡泊的追求。”此声应属老僧家”则明确指出这种声音属于老僧人的家,进一步强调了诗歌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清磬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禅宗思想的认同。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