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能移山,置之烟雨里。
重帘隔美人,朦朦倦梳洗。
须臾云褰帷,闯然装俶诡。
物忌太分明,以此悟妙理。
若有若无间,目成而已矣。
诗句释义
1 晓色能移山:这句诗意味着日出的光线足以改变山的形状或外观,暗示着日出的美丽和力量。
- 置之烟雨里:将“置于”理解为“置于……之中”,即将日出置于烟雨之中,形成了对比效果,使得景象更加生动。
- 重帘隔美人:用“重帘”形容窗户或帷幕的厚重,用来隔断外界的美景与喧嚣。同时,“美人”指代窗内的佳人,她被这美景所吸引,但无法真正触及。
- 朦朦倦梳洗:形容佳人被窗外美景唤醒,感到有些困倦,想要梳洗打扮,但却因美景而难以集中注意力。
- 须臾云褰帷:指佳人轻手轻脚地掀开帷幕,可能是为了更近距离地欣赏美景。
- 闯然装俶诡:形容佳人装扮得十分华丽或奇特,以适应外面的环境,这里可能是指她为了融入周围的环境或氛围而进行的改变。
- 物忌太分明: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过于清晰、明确的事物的警惕或忌讳。
- 以此悟妙理:通过上述经历,诗人领悟到了某种深刻的哲理或道理。
- 若有若无间:形容景色或事物模糊不清,似有似无,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 目成而已矣:意味着通过这些经历,诗人认为最美好的状态是彼此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不需要言语就能心照不宣,达到了一种无言胜有言的境界。
译文
清晨的阳光能够移动山峰,将其置于烟雨之中。
重重的窗帘隔绝了美人的视线,让她感到疲倦而无力梳洗。
不久,她轻轻揭开帷幕,仿佛闯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万物都忌讳过于分明,因此我们要学会在这微妙之间领悟生活的真谛。
如果景色只是若有若无,只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那么这种美感就足以让双方心意相通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晨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来反映诗人内心的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画面中。首句中的“晓色能移山”不仅描绘了日出时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能够改变世界的看法。接下来的每一句都通过不同的细节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晨曦到雾气,从窗内到户外,再到人物的心理活动,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富有情感色彩的整体意象。最后一句则总结了全诗的核心思想——在朦胧与明晰之间寻找平衡,达到心灵的共鸣。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