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榜,南北榜。
南有私,北无党。
空持朝鲜玳瑁笔,等之敝帚千金享。
然而六十一人中,讵皆有文在其掌。
琮也善易不善著,翰苑当阨知不知。
八十老者戍边死,坐右燕王左太子。
早知天命有所归,金陵城上燕南飞。
不如当时不力陈,无用丧师五十万,十族九族免涂碳。
周公成王本一家,事犹贤于新莽篡。
靖难功,谁酿成之坦坦翁。

诗句:

刘学士三吾春夏榜,南北榜。    
南有私,北无党。    
空持朝鲜玳瑁笔,等之敝帚千金享。    
然而六十一人中,讵皆有文在其掌。    
琮也善易不善著,翰苑当阨知不知。    
八十老者戍边死,坐右燕王左太子。    
早知天命有所归,金陵城上燕南飞。    
不如当时不力陈,无用丧师五十万,十族九族免涂碳。    
周公成王本一家,事犹贤于新莽篡。    
靖难功,谁酿成之坦坦翁。    

译文:

刘学士三吾    
春夏两季节的科举考试榜单,南方和北方都各有状元。    
南方有私下的考试,北方没有党派纷争。    
我手持珍贵的朝鲜玳瑁笔,希望能得到赏识,却只能等待被废弃。    
然而六十一位进士中,谁能真正写出文章?    
李琮擅长易学却不善于写文章,在翰林院当官时却因为不懂而感到困惑。    
一个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在边疆死去,因为他是燕王的左膀右臂。    
如果早知道天命最终会回归,就不会在金陵城上看到燕子向南飞翔。    
与其在那时极力陈述自己的主张,不如不去浪费军队五十万士兵的生命,避免让家族遭受灭顶之灾。    
周公和成王原本是一家人,他们的行为比王莽篡位要好得多。    
靖难战役的胜利是谁造成的?一个坦坦翁(指作者自己)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注释:

  • 刘学士三吾:这是一首由刘三吾创作的诗。
  • 春夏榜,南北榜: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南北两个科目。
  • 南有私,北无党:南方的科举考试相对私密且没有党派之争;而北方的科举考试则相对公开,但缺乏私人利益。
  • 空持朝鲜玳瑁笔:使用珍贵的朝鲜玳瑁笔来书写文章,但这种笔可能只是象征性的表达,而不是实际使用的。
  • 等之敝帚千金享:比喻虽然手中只有破旧的扫帚,却希望用它换取贵重的礼物,形容对某物价值的低估或期待。
  • 六十一人中,讵皆有文在其掌:在六十一位进士中,谁能真正写出好文章?
  • 琮也善易不善著,翰苑当阨知不知:这里的“琮”可能是指李琮,他擅长易学但不善于写作。而在翰林院工作时,由于不懂而感到困惑。
  • 八十老者戍边死:一个年迈的老人在边疆守卫战死。
  • 燕王左太子:指燕王(朱棣)的左膀右臂,可能是他的得力助手或亲信。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南北科举考试的差异,表达了对南方科举考试更为公正、无私的看法。同时,通过描述个人与权力的关系,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判。此外,诗中提到的“六十一人中,讵皆有文在其掌”以及“坐右燕王左太子”,暗示了作者对于当时朝政人物的观察和思考。最后,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天命归向、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