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开玉茗老居贫,循吏应辞要路津。
魏勃扫门终丧我,苏翁艺圃不逢人。
唐诗汉史争何事,草屦麻衣送此身。
唱遍旗亭传四梦,紫箫残本已沉沦。
这首诗是汤遂昌的《显祖堂》。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堂开玉茗老居贫,循吏应辞要路津
- 译文: 这座大厅如同玉茗一样清雅,主人却生活简朴。一个遵守法律的官员应该远离权贵之路。
- 注释: “玉茗”指的是一种茶叶,这里用来形容茶馆的高雅环境。”居贫”表示主人并不追求物质财富,过着朴素的生活。”循吏”指的是守法的官吏,这里的”循”字意味着遵守规则、不越界的意思。”应辞要路津”表示这个官员应当远离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所走的捷径,避免陷入腐败的泥潭。
- 赏析: 通过描述主人的高尚品格和对权力的疏远,诗人表达了对清廉为官的向往。
- 魏勃扫门终丧我,苏翁艺圃不逢人
- 译文: 魏勃曾经扫除门径来迎接你(主人),但最终还是失去了你;苏翁在花园中种下了花木,却没有遇到人来欣赏。
- 注释: “魏勃”指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大臣,他以廉洁著称。《史记》中有关于魏勃的故事,说他为了避嫌而打扫门前道路。”终丧我”表示最终失去了这个人。”苏翁”指的是苏轼,他的诗句“种花满园春色晚,又见黄鹂四五声”描绘了他在艺术上的造诣,但无人赏识。”艺圃”指的是种植花木的园子或花园。
- 赏析: 这两行诗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才华不被认可的无奈。
- 唐诗汉史争何事,草屦麻衣送此身
- 译文: 无论是唐朝还是汉朝的历史,都与我无关,只是穿着草鞋麻衣,来送别你。
- 注释: “唐诗汉史”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唐代诗歌和汉代历史。”草屦麻衣”形容简朴的衣着,反映出诗人生活的朴素。”送此身”表示送别这位朋友。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 唱遍旗亭传四梦,紫箫残本已沉沦
- 译文: 我已经唱遍旗亭,传遍了四梦的歌曲,但那首紫箫的残本已经被遗忘,沉沦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 注释: “旗亭”是指古代酒馆中的一种娱乐方式,类似于现代酒吧的卡拉OK。”传四梦”可能是指某首歌曲或者歌曲集的名称,”四梦”在这里可能是对歌曲或歌曲集的一种比喻。”紫箫残本”指的是某种乐器或音乐作品的残缺部分。”沉沦”意味着被遗忘或失传。
- 赏析: 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